户部尚书崔元书上前一步,“到目前为止,臣并没有收到消息,其他地方有蛊树出现。”
“臣这边也是”已是御史大夫的薛封识。
负责治疗蛊毒的太医,“臣刚才去医所看过了,那里的人蛊并没有因为蛊树被毁出现什么不同。”
负责与曲城联系的林雨川,“从临城到柳州、曲城,以及通往边关的那些路上,也未曾见到过有蛊树出现。”
再听其他人的答案也是大同小异,陆缄就确定了自己想法。
“诸位都知道‘药引’的作用吧?”
“陛下是说,这批人蛊本就不是用来当蛊卫培养的?”
“也就是说......”某位自以为很精明的将军,“王贼不能再对无辜百姓种蛊了!”
这位将军身后一样精明的同僚,“那陛下,接下来是不是可以着手平乱了?!”
陆缄,“......”
差点没控制住自己给他一脚。
崔元书鄙夷了两个傻瓜一眼,摸摸胡子,揣摩着陆缄的心思谨慎发言,“怕是没这么容易。”
“除三城之外,柳州、沧州等地蛊化的情况也相当严重,要动兵戈,就要先解决极有可能成为王氏兵源的地方。”
“否则,一打起仗来,形势将对我军十分不利。”
“最重要的是,相比蛊卫,人蛊既然还有希望恢复,朝廷就不可置之不理。”
“户部尚书所言极是”兵部侍郎一百个赞同。
“一则我们目前能用的兵力相较于三城并不多,边关的兵力又是万万不能动的。”
“二则王贼手中还有没有朝生树种,我们也不知道,眼下又尚未到非战不可的地步,还是不宜将他逼得太紧。”
“嗯”陆缄点点头,他当然知道,现在出兵约等于自杀。
不过嘛,不出兵自然有不出兵的打法。
“典籍有载,饲蛊无引,错落百出,以引入蛊,可驱万物。”
“这朝生能驱人成蛊,以蛊成卫,那为何我们不加以利用?”
“......”众臣面面相觑,有点猜不到陆缄的想法了。
“众卿放心,此事不急”嘴上说不急,目光却看看百里茗,又看看崔元书。
然后结束朝会,“忙了这些天,朕也乏了,都下去休息吧。”
“是”
众人应首退下。
没一会儿,近侍来报,百里参事与户部尚书去而复返。
“两位爱卿这是?”衣服都没换的陆缄拿着本册子装模作样地问。
还装?
百里茗也不跟他废话,上前一步道,“臣愿冒天下之大不韪。”
陆缄放下册子,“百里参事不防说的明白些。”
百里茗沉了沉心神,“臣愿培育新的‘药引’,将其投入三城水源,以解朝生之祸。”
“若此法不管用,亦或是会对未中蛊的百姓造成损伤呢?”这事儿风险太大,他不得不做最坏的打算。
百里茗伏首,“任何结果,都由尚书大人一力承担。”
一旁的崔元书:好好好,我担我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