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赵王和汉王依旧不信,汉王说道:“这也许只是巧合,说不定是他们自己的笔迹呢。”
赵王也说:“是啊,母后,也许没那么严重。”
徐皇后怒指着他们说道:“你们两个糊涂虫,到现在还不明白事情的严重性!若真让这些传教士得逞,我大明的根基都要被动摇!”
汉王和赵王这才低下头,不敢再吭声。
整个宫廷因为此事陷入了紧张和愤怒之中,而如何处置这些传教士以及加强防范,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于是第二天早朝,朱棣高坐龙椅,神色严肃。朱高炽、汉王、赵王分立两侧,气氛凝重。
朱棣将那些从传教士处收缴而来的画有图纸的纸张,命太监分发给朝堂上的各位大臣。大臣们接过纸张,纷纷低头查看,一时间朝堂上响起一阵轻微的纸张翻动声。
率先看完的一位老臣,气得吹胡子瞪眼,双手颤抖着举起手中的图纸,大声说道:“陛下,此事非同小可啊!这些传教士狼子野心,竟妄图窃取我大明的机密,必须严惩不贷!”他的声音因愤怒而显得有些嘶哑,花白的胡子也随着话语微微抖动。
另一位大臣也紧接着附和道:“陛下,臣附议!这些传教士在我大明宫廷中明目张胆地记录这些机密,若不加以重处,日后恐生大祸。”
然而,也有一些大臣不以为然,一位身穿华丽朝服的大臣上前一步,微微躬身说道:“陛下,臣以为不可如此轻率地下结论。这些传教士或许只是出于对我大明技艺的好奇与欣赏,未必有窃取之心。况且,若因此而严惩他们,恐会影响我大明与他国的邦交。”
他话音刚落,立刻有一位武将站了出来,怒目圆睁,大声反驳道:“荒谬!他们的行为如此明显,你却还在为他们开脱。若不加以制止,日后我大明的军事机密、先进技艺都被他国学了去,我们还有何优势可言?”
又有一位文臣慢条斯理地说道:“诸位稍安勿躁。此事还需从长计议,不能仅凭这些图纸就断定传教士有不轨之心。也许是我们误会了他们,若贸然处罚,难免会落下个心胸狭隘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