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院中人声嘈杂,侨儿的催促声、婢女们的欢笑声、高丙几人对肉食的感慨声糅杂在一起,断断续续的传入王苍耳中,一种家的感觉逐渐涌上了心头,此刻,年味正浓。
院门处,赵伯指挥着刘二和白季在门上悬挂桃符,桃符即是由桃木制成的木板,左右各一片,左边上书:神荼,右边上书:郁垒。这两位在神话中都是上古大神,唐代以前的门神都是这两位,唐代之后才陆续换成另外两位。
王苍呆呆地抬头看着,这不就是以前学的诗里的内容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爆竹应该是刚刚玩的那个竹节,还挺有趣的。屠苏酒好像是唐代才出现的吧?桃符还是后世那个“桃符”,只是门神换了,桃符的形象从木板换成了更便利的画像,外在改了,但内里的骨架还在。两千多年后的风俗真的是一点一滴传承下来了。
由此可见,书中说,汉代从民间到宫廷的巫风受三代的影响,多笃信不疑看来是真的了。
讲完经后,接下来就是族宴。
按照习俗,全族男女老少都要参加饮宴。以祖父、祖母、儿子、儿媳、孙子、曾孙的顺序来依次给长者敬酒,按长幼年齿坐于先祖牌位前,尊者居上席,幼者居下首。
家中婢女端出食具、菜肴后,小辈要依次向家长王谦敬奉椒柏酒。传说椒是玉衡星精,柏亦是仙药,服下能令人长寿。
王苍知道此刻该自己表现的时候到了,谁让自己是家中此刻最小的稚子呢。随即离席,从柳氏案上双手捧起盛满椒柏酒的酒杯端至王谦面前说道:“大父长寿安康,长乐未央。”
“好孙儿!”
王谦愈显老态的脸上扬起笑容,目带柔光,伸手接过酒杯一饮而尽。
等到最小的王苍退回案后,堂中其他小辈依照年岁陆续离席上前敬奉椒柏酒。敬酒的人大多是庶支的晚辈,一杯接一杯的下来,饶是度数不高,也让王谦脸上泛出了些许醉意。
而院中的火盆此刻也烧的愈发旺盛。
云中王氏乃经学传家,诸王也颇为懂礼,敬完酒后,王谦年纪大,不胜酒力,感到有些困意,和小辈们及女眷先回后院休息去了,仅剩几位族兄弟和王安坐在厅中。
族中亲族平日里分居各地,一年聚在一起的机会属实不多,作为主家的王安更是招呼诸王多多饮酒。推杯换盏间,不觉已月上中天,饮至尽兴,忽有所感,一身狂性大发的王安披发跣足跳出席中,拔出身侧佩剑,就着月光在院中舞了起来。
王礼、王轼和而歌之,王敞、王节击案,王琦、王睿拿起着匕击打酒器,一时间宾主尽欢,好一番快活景象。
正所谓:我有嘉宾,鼓瑟吹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