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属于一些本人的猜想,作家说写不下...如有历史系大神,请多多指点。
不喜看这些的,可以跳过,直接到正文阶段。
前文中何太后和宋皇后的剧情相对来说,保真。
关于杜氏的名,历史资料中暂缺,当今无从得知,只能希冀考古方面有所突破。
但其生卒年可以大概推测出来,其第一任丈夫是秦宜禄。
192年秦宜禄随吕布等人诛杀董卓,说明其应该走进了吕布的核心圈子。
结合丁原在中平五年,也就是188年出任并州刺史、骑都尉来看,吕布是188年才做的丁原主簿。
说明吕布和秦宜禄在188年之前就有交集。
虽然吕布和秦宜禄是州里人,但一个是五原郡,一个是云中郡,当时的人视郡为国,视太守为君。
这个是汉朝独特的两重君主制,这个不细说。
一般大多数人都不会出郡国,所以前文安排吕布到武泉塞不显突兀。
但给吕布和秦宜禄的官职偏高。
因《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比《后汉纪》的袁宏更接近汉末时期。
三国志给吕布的说法是188年任州刺史的百石主簿。
后汉纪给吕布的说法是部曲司马。
司马这个官职有上有下。
佐军司马只有百石,平时只能跟随主将,没有独立的自主权。
而别部司马却是比千石,能够有独立的指挥和作战权,能够都另一部军马。
还有军司马,也是比千石。军司马通常作为将军或者校尉手下的二号人物。只要主将不在,军中事宜一般都由军司马来负责。能坐到这个位置的基本上都是心腹,宗亲。
文中采用《三国志》的说法。
原文是:以骁勇给并州...以布为主簿,大为亲待。
故而有所猜测,吕布可能是既担任主簿,手下又领有一部兵马,并且还有一部分义从跟随。
详细可参考朱儁在光和元年,也就是公元178年任交州刺史平叛时,在家中募义从两千人。
加上丁原除了并州刺史外,还担任着比两千石的骑都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