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膳完毕,柳贵妃兴致很高,提议到御花园赏花。
御花园景色宜人,百花盛开,姹紫嫣红。柳贵妃心情愉悦,不时地发出爽朗的笑声。
沈清欢跟在柳贵妃身后,欣赏着御花园的美景,心中却始终保持着警惕。
她知道,在皇宫这个地方,步步危机,稍有不慎,就会万劫不复。
在御花园逛了一圈后,柳贵妃有些累了,便提议回凤仪宫休息。
回到凤仪宫后,柳贵妃对沈清欢说道:“沈姑娘,今日的茶,本宫十分满意。
你回去之后,就将这套茶具送到康公公府上吧,就说是本宫赏赐给他的。”
沈清欢心中一动,连忙谢恩:“多谢娘娘赏赐。”
她知道,这套茶具,就是她接近康公公的最好机会。
离开凤仪宫后,沈清欢坐上马车,缓缓地离开了皇宫。
与此同时,在宫外焦急等待的沈明玉,终于等到了自己派去打探消息的手下。
“怎么样?打听到什么消息了吗?”沈明玉急切地问道。
“回二小姐,沈清欢在凤仪宫待了整整一个下午,贵妃娘娘对她似乎很满意。”
手下回答道。
沈明玉脸色一沉,心中充满了嫉妒和不安。她没想到,沈清欢竟然真的得到了贵妃的赏识。
“还有什么消息?”沈明玉继续问道。
“贵妃娘娘赏赐了沈清欢一套茶具,让她送给康公公。”
小主,
手下回答道。
沈明玉闻言,心中顿时生出一计。她冷笑着说道:“看来,我们得给沈清欢准备一份‘大礼’了。”
沈清欢回到茶铺后,立刻吩咐王二将贵妃赏赐的茶具精心包装好,准备明日一早送到康府。
她坐在后院的凉亭里,手里捧着一杯热茶,静静地思索着下一步的计划。
夜幕降临,茶铺打烊后,沈清欢并没有休息,而是换上一身夜行衣,悄悄地离开了茶铺。
她要去见一个人,一个能帮助她的人。
城西的一处破旧的院落里,一个身材矮小,佝偻着背的老妪正坐在昏暗的油灯下缝补衣服。
听到敲门声,老妪警惕地问道:“谁?”
“是我。”沈清欢压低了声音说道。
老妪打开门,看到是沈清欢,脸上露出了惊讶的表情:“大小姐,这么晚了,您怎么来了?”
这老妪名叫赵嬷嬷,曾是沈府的管事嬷嬷,对沈清欢忠心耿耿。
沈家落败后,赵嬷嬷也被赶出了沈府,如今靠着做些针线活维持生计。
“嬷嬷,我有事要请你帮忙。”沈清欢走进屋里,开门见山地说道。
赵嬷嬷连忙给沈清欢倒了一杯茶:“大小姐,您有什么事尽管吩咐,老奴一定尽力而为。”
沈清欢将自己在康府的发现告诉了赵嬷嬷,并说出了自己的计划。
赵嬷嬷听完后,脸色凝重地说道:“大小姐,这可是掉脑袋的大事啊!
您可要三思而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