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没有对错的解决方式

通风口并不是风大,而是噪音大,才被人嫌弃(参考绿皮车的吸烟处)。

老人家既然常年和清粪打交道,想来生活并不是很理想,如果用五十分之一的年工资,换取几小时的安逸,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会同意的。

可惜光鲜亮丽的干部,背后依旧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想到的是:为什么我花费同样的钱,不能享受理想的服务,却和泥腿子一起,平白拉低了自己的逼格。想要清香的环境,居然还要额外付费?

可能想到了即将汇报工作的大领导,忍着痛摸出一大把票子,而后在乘客门羡慕的眼光中,数出5张毛票,朝着老人甩了过去,道:“你的位置我买下来了,赶紧拿着钱滚蛋!”

老人诚实,拿着钱走了。

王柱国其实并不太满意徒弟的处理方式,可又不好当着群众的面指责,于是绷着脸领着徒弟继续巡视。

等回到值班室的时候,王柱国教育道:

“卫国,你能怜惜弱者,为师很满意,但是,你今天的处置方式,为师很不认同。”

“别的不说,那青年干部当着所有人的面,掏出那么多钱来,一看就是涉世未深的二代子,财不外露,他这么做,我们的工作量至少增加了一倍。”

“师父,出门在外,谁还没有个难处?总不能因为老人家没有钱购置干净的衣裳,咱们就不让他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吧?咱们这是火车,不是私家车,火车不是为了满足个别人的精致要求,而是方便群众出行的,没道理把人分做三六九等。”

“如果要咱们火车提供他们理想中的需求,那就包车或者包车厢好了,既然没本事做到,那就要忍受人生百态!”

“您看看车厢里,大多是普通百姓!”

“那个二代子可以因为清粪的味道,让老人去通风口,也可以让抱着婴儿的妇女去别的车厢,到最后,你敢保证他不会因为别人比他丑,就以让他眼睛不舒服的理由,让我们把人撵下车?”

赵卫国的话虽是诡辩,却还是说服了师父。

这种事情,怎么处理都是对的,也都是错的,就看谁能说服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