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名叫李厚权,朝冷川堂舅子,现为三科一组组长,就是专跑山陕的那个组。
黎鸿平自是看出了老二的盘算,立马否定道:“不行,赵卫国就留在四科,把马德林调入三科,让他专门跑西域。”
“不行不行,赵卫国在四科受了委屈,不把他调出来,他肯定心有埋怨,这不利于队伍建设,让他在山陕地区便宜行事,可以算做是所里给他的补偿。”
黎鸿平还没说话,狗腿子常五站出来解释道:“教导员,不是我不舍得放人,主要是赵卫国这小崽子烂好心,并不适合三科。”
“三科怎么了?还会让他受委屈了不成?”
“教导员,我相信有您和冯科长在,卫国肯定不会受委屈的。但是,谁又能保证,二组的人不会暗中给卫国使绊子?”
“最关键的是,卫国好人心泛滥,要是二组的人私下找卫国,要求换班出车,到时候卫国同意了,我们岂不是好心办坏事?”
这个问题跟三科的复杂有关系。
三科科长冯国渠是朝冷川徒弟,只要这层关系还在,冯国渠就只能和朝冷川绑定在一起,改换门庭也不会有人相信他的。
可朝冷川是个耙耳朵,娘家又只有个不能吃苦的李厚权勉强有出息,为了照顾堂舅子,朝冷川只能把他放冯国渠手里面,也就形成了三科独具一格的工作方式。
(后世权能精分,主要以三科的工作方式为主,但60年代出行不便,坐火车是件非常辛苦的事情,自然以轮换为主,之所以设置那么多科室,是为了方便管理。当然,后世权能精分后,艰苦地区的工作,会有一定的艰苦补贴,可60年代讲究奉献,铁道派一视同仁,这就意味着,跑长途的要花费更多的代价,收益还不如跑短途的。)
朝冷川闻言,脸颊抽了抽,却终究不敢承诺些什么,总不至于让乘警学徒,调去后勤岗位吧?真要这么做,赵卫国都能和自己翻脸。
“那你们四科怎么办?”
常五看了下王柱国,立马计上心头,说道:“王柱国同志,在咱们整个铁道派都是大名鼎鼎的,让他教赵卫国,说不得还能教个比武冠军出来。”
“我也不要求赵卫国成长为全国比武冠军,只要他能习得王柱国的精髓,在铁道部比武中得个名次,就心满意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