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这一个半月的时间,386旅在旅长和吕华的精心统筹与卓越指挥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果。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成就,无疑是全面换装40式装备的主力团数量显着增加。

数量从原先的三个激增至七个,极大地提升了386旅的整体作战能力。

至于主力团的武器装备,也根据实际战场需求进行了细致的优化调整。

得益于火箭筒的批量生产,以及20MM防空炮和120MM大口径迫击炮的顺利列装,386旅的武器装备得到了全面的升级。

在步兵班的配置上,虽然总人数未变,依旧是12人,但其内部结构却经过了一番精心的调整。

现在,每个步兵班依然由3个步枪小组和1个轻机枪小组,以及1个掷弹筒小组组成。

步枪小组各3人,轻机枪小组2人,掷弹筒小组1人。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掷弹筒小组已经被单兵火箭筒小组所取代。

这一改动不仅提升了步兵班的火力打击能力,还使其能够应对更多样化的战场环境。

不过,这种替换在每个连队中并未全面进行,仅替换了三分之一的小组。

这主要是出于两方面考虑:一是当前火箭筒的产能尚不能完全满足大规模换装的需求;

二是为了保持战场上掷弹筒与火箭筒的协同使用。

毕竟,火箭筒的直射和掷弹筒的抛物线射击在战场上各有优势,协同使用能够发挥更大的战术效果。

装备6支40半,3支40冲,1挺轻机枪,以及1具掷弹筒或2具火箭筒。

没错,就是2具,毕竟火箭筒这玩意,虽然也能战场装填,但比较麻烦,所以每名火箭筒手直接配备了2具。

步兵排方面,考虑到实际作战需求和后勤补给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