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皇宫内文帝思孙,暗下诏文风接旨

北隋军神 明月宫主 1432 字 1天前

让他做出了许多荒唐的事情。

这些事情让文帝感到无比的失望和痛心。

现在的太子根本不是小时候的模样。

骄奢淫逸,为非作歹,滥用民夫。

草菅人命,铺张浪费,不知命苦。

对几位弟弟忌惮无比,暗中派人打压。

想到这里,文帝心中怒火燃烧。

他起身在御案上重重地一拍:

“这些氏族!居然敢让太子做下如此恶事!”

文帝内心愤恨,一想起几大氏族的狼子野心。

他内心起了杀意,不由得握紧了手中的笔。

文帝眼中锋芒闪现,思潮起伏:

要不是当年关东几大氏族联合文官,

加上关陇氏族在旁边煽风点火。

朕根本就不会立杨勇为太子,

而是会立皇二子杨广为太子。

就是担心关东几大氏族会和关陇氏族联合在一起。

为了拆散他们的联手,朕才勉强同意立杨勇为太子。

但太子正位东宫后,皇二子杨广为了避嫌。

千里迢迢去边关掌军,对战突厥和草原联军。

他的王爷之位是一场又一场的胜仗换来的。

即使是这样,那些御史还在不断地弹劾他

不像皇太子杨勇,端坐在东宫,饮酒作乐。

难事永远不上,遇到捞好处的事情,跑的比谁都快。

想罢,文帝越发想念孙子——魏侯杨昭。

他对英勇善战、风度翩翩的皇二子是亏欠的。

也对活泼机智、办事得力的皇孙杨昭是亏欠的

......

烛光摇曳,映照着文帝沉思的面容。

他坐于御案前,手中拿着一封泛黄的奏折。

奏折中记录着杨昭的种种事迹。

文帝目光穿透雕花的窗棂,望向远方。

心中满是魏侯杨昭的身影。

自小便显露出过人的才智。

凡是御书阁内的典籍,看过一遍。

杨昭过目不忘地给背了出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更难得的是他有一颗善良纯真的心。

当年杨昭刚学会走路时。

便摇摇晃晃地跑到他的脚边,

小手紧紧拽着他的龙袍,

仰头用那稚嫩的声音叫他“皇爷爷”。

无论是在御花园中追逐嬉戏。

还是在书房里一同探讨古籍经典。

那些欢快的时光都铭刻在文帝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