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渊将军,你带一队兵马,随本王前去!”
言毕,两人俱都领命,抱拳道:
“末将遵命!”
稍时,杨广见商议的差不多了,便命退堂。
待众人走后,他换了身便服,跟随来渊一起出发。
******
半个时辰后,东南山谷,一间草屋中
萧嘉身穿青衣,为杨广斟茶,直言道:
“殿下此来,是想让草民出仕?”
杨广道了声谢,拿起茶盏,点了点头。
萧嘉喝了口茶,微笑地说:
“殿下可否回答草民两个问题?”
杨广抿了口茶,将茶盏放下:“贤士但说无妨?”
萧嘉展颜,问道:
“殿下可知何为民,何为官?”
杨广思索一番,便答道:
“民乃国家之基石。
纵观历朝末期,无不发生民变。
民变发生,乃帝王和士族之错。
他们压榨百姓,百姓不得不反。”
“远的有秦末陈胜吴广起义,近的有此次江南之乱。
在本王看来,官不为民,则失去为官意义。
本王长子所言,帝王、官吏和百姓之间的关系。
三者相辅相成,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杨广说完此话,萧嘉眼前一亮,喝道:
“彩!好一个“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草民受教了!”
说完,他朝杨广鞠了一躬,开口道:
“殿下,如何看待士族之祸?能否有解决之道?”
杨广不假思索,回答道:
“本王看来,士族之祸由来已久。
若想解决,便依本王长子之法,徐徐图之。”
萧嘉施了一礼道:
“草民愿问其详。”
杨广喝了口茶,押了押嘴道:
“借平乱之际,诛杀霍乱士族。
高竖墙,广积粮草。
以江南为大本营,征召寒门和贤良之才。
待天下有变,起兵平乱,问鼎天下。
届时,开科举,垄断商业,印刷书籍。
不出数年,士族泯然众人,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萧嘉听完晋王之策,恍然大悟,激动地说:
“殿下此策,实为良策。
草民不才,愿为殿下效劳!”
言毕,杨广从椅子站起,握着他的手道:
“先生肯出山相助。
本王感激不尽,愿以县令之位相赠。
待平定江南,本王愿为先生请功!”
萧嘉眼眸一红,拉着杨广的手道:
“殿下厚爱,草民无以为报。
即刻便随殿下前往!”
杨广听后,高兴地道:“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