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史展览馆”的建成,成为了村里的一个新的文化地标。展览馆里陈列着一件件老物件、一张张老照片,生动地展现了村庄的历史变迁和发展历程。村民们通过参观展览,更加了解村子的历史和文化,增强了对家乡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我记得小时候,我们村有好多传统的手工艺,像编草鞋、织布、做木工什么的,现在很多都见不到了。”一位村里的老人对林铭说,“要是能把这些老手艺传承下去就好了。”
老人的话启发了林铭。他组织人员对村里的传统手工艺进行摸底调查,发现还有一些老艺人掌握着这些技艺。于是,村里决定开办“传统手工艺传承班”,请这些老艺人担任老师,向年轻一代传授技艺。
村里的年轻人对这些传统手工艺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利用业余时间,跟着老艺人们学习编织、纺织、木工、陶艺等技艺。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他们逐渐掌握了这些技艺的基本要领,制作出了一件件精美的手工艺品。
“我们不仅要传承这些技艺,还要让它们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林铭鼓励年轻人们发挥创意,将传统技艺与现代审美相结合,设计出更加时尚、更加实用的产品。
在林铭的引导下,村里的年轻人开始尝试将传统手工艺与现代设计相结合。他们利用传统的编织技艺制作出了时尚的手提包、饰品等产品;他们利用传统的木工技艺制作出了精美的家具、摆件等产品;他们利用传统的陶艺技艺制作出了别致的花器、茶具等产品。
这些产品不仅具有实用价值,更具有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深受消费者的喜爱。村里成立了“手工艺合作社”,将这些产品通过电商平台进行销售,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和创新,不仅为村庄增添了文化底蕴,也为村民们开辟了一条新的致富途径。一些年轻人还成立了工作室,专门从事手工艺品的创作和销售,实现了自己的创业梦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们要用文化的力量来引导村民的文明行为。”林铭认为,文化建设不仅要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要提升村民的文明素养。
村里制定了“村规民约”,对村民的行为进行规范。村规民约涵盖了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各个方面,引导村民们讲文明、守规矩、树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