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椁室上部及四周共有殉葬人 182人,而且都有棺木。”
“截至目前,秦公一号大墓也是考古所知盗洞最多的墓葬。
发掘工作开始时,一揭开墓上耕土层,即发现盗洞 247个。”
“大家是不是很惊讶,一座古墓居然有247个盗洞。
可以说,盗墓贼把秦公一号大墓当练手的地方。”
“当考古人员发掘到椁室时,仍有十多个盗洞。
其年代自汉代一直延续至唐、宋时代。
持续时间之长,反正是我见过最长的。”
“虽然历经了历朝历代严重盗扰,考古人员仍然出土了文物 3500余件。
包括金器、玉器、铁器及石器等。”
幸好唐青看秦朝资料的时候,秦公一号大墓那是必看,他才记得这么清楚。
“我上面说的这些,大家都可以在网上查到。
那我为什么说秦公一号大墓?”
“我们再来看此墓和秦公一号大墓,这两座墓葬的规模有着天壤之别。
但其出土的诸多器物,却有着惊人的相同甚至相似之处。”
“第一点,此墓出土的金圆泡和金管(管状络饰),与秦公一号大墓出土的几乎完全相同。”
“第二点,此墓出土的兽面金方泡,与秦公一号大墓出土也完全相似。
连上面雕刻的纹饰亦很相似。”
“第三点,两座墓葬中都出土的鸭首金带钩和鸟首玉带钩。
其纹饰及工艺制造水平“如出一辙”。”
“仔细观察,不难此墓出土的器物制作工艺,毫不亚于秦公一号大墓出土的器物。
甚至所出器物拥有同样的文化属性,这难道仅仅只是一种巧合?”
“所以,我有一个大胆的猜想。
此秦朝贫民墓中的文物,应该是盗于秦公一号大墓的文物。”
【卧槽,古先生的意思是,有人盗了秦公一号大墓的文物,然后放到这里。】
【我刚才在网上查了一下,还真有这个说法。】
【还是古先生厉害,就凭这些文物,就能猜出一个大楷。】
【那到底是谁,盗取这么多文物放在这里?】
【还有这个墓的原主人去哪里了?】
【呵呵,墓的原主人肯定被盗墓贼丢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