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以工代赈的工程必须足够大。
这样一来,朝廷的耗资就多了。
凭借如今朝廷国库的剩余,确实没有办法实施。
……
相较于其他人,夏原吉只感觉自己的天塌了。
本来他想要给朱棣一个装逼的台阶,可是没想到玩砸了。
难道今天自己收到朱棣带着圣孙出宫,不是为了拜师并且交谈一下国事?
朱棣看着他们眼中的不相信,自然知道他们想的是什么。
“曹国公。”
咦?
李景隆一脸懵逼的走了出来,硬着头皮应道:
“臣在。”
尼玛!
我算是搞清楚让我过来干什么了。
又踏马筹钱!
上一次的三万两,真的已经是我的全部家当。
我现在真没油水可榨了!
他意识到了朱棣提出以工代赈后的窘迫局面,认为钱什么的可以放一放,最重要的是该怎样替四叔挡下这个尴尬。
可朱棣开口之后,他愣住了。
“朕听说曹国公近日研发了一种精盐,不知生意可好?”
所有人听见这句话,都是一头雾水。
李景隆更加懵逼了,手心都出汗了,我生意好不好你不知道吗?
再说了,我只是一个代理人!
前些天给汇报工作,你转眼就忘了?
但这些话李景隆只敢在心中吐槽。
此时他脑子疯狂的运转,试图揣摩永乐帝的圣意。
刹那间,
好像领悟到了什么。
精盐的暴利,朱棣比任何人都清楚,而以工代赈缺的就是钱,也就是工程与赈灾之间的‘收支平衡’。
难道是朱棣想用精盐的钱来补贴流民大兴土木?
李景隆权衡了一番之后,试探性的开口说道:
“精盐提炼的工序比较复杂,成本高,但还是可以余出一部分利润。”
朱棣眼中有些诧异,没有想到李景隆这小子回答的如此滴水不漏,随后淡淡的说道:
“既然有利润那就好说,我看提炼精盐是在京师刚刚兴起的行业,并没有在大明推广铺开,不知曹国公能不能让利,将精盐生意推广到全国,帮助大明的灾民顺利的度过这一次的大灾,让灾民少一些白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