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学科书籍,摆在众生面前,翻阅、学习,最终却能得出截然不同的成绩,这是为什么呢?”
“天赋不同,悟性理解力自然也各不相同。”
“在这个世界上,有些人生来便对某些事物有着超乎常人的敏感与洞察力,他们能够迅速抓住事物的本质,而有些人则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摸索,且效果不一定好。”
“所以,有时候,单纯的努力真的不是最重要的。”
“它更像是通往成功之路上的铺路石,而悟性才是那把开启大门的钥匙。”
“再说了,我开的中药方子,可以公开,用不着藏着掖着,为什么别人不能用呢?”
“用了效果大打折扣不说,甚至还有可能适得其反。”
“这是因为其精髓却在于我听诊、把脉后的判断。”
“每个人的体质、病情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药量的多少、药材的搭配都必须因人而异。”
“这不仅仅是对药材特性的了解,更是悟性所致。”
“这种悟性,是书本上学不来的,它需要通过无数次的实践、观察与思考才能逐渐积累起来。”
“误差一点儿,药效就差万里,这其中的微妙与复杂,不是一言能尽的。”
“所以啊,想成为一个真正的良医,悟性是很重要的。”
“它能让你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病情时,迅速找到最合适的解决方案,让病人重获健康。”
说到这里,他抚摸着《青囊问对》道:“这书是我太爷爷在紫禁城太医院当差时,积累的经验感悟。”
“每当夜深人静,他都会点起一盏油灯,细细地研读、思索,将一生所学倾注于这本书中。”
“这本典籍是我们家族世代相传的宝物,里面记载了许多失传的中医秘方与独特疗法。”
“但是,我必须告诉你,这本书并不是万能的。”
“中医之道,博大精深,需要极高的悟性与深厚的中医学功底。”
“只有真正悟透了这本书的精髓,才能将其中的知识融会贯通,运用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