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留意,给妻子买个缝纫机(二)

1988年的那个黄昏,夕阳如同熔金般倾泻在宁静的小村庄上,给每一片瓦砾、每一棵树木都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辉。

村庄的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炊烟味,那是各家各户开始准备晚餐。

在这个平凡而又宁静的傍晚,张峰家的院子里却热闹非凡,村里前来看新鲜的人络绎不绝。

张峰站在人群中央,被乡亲们的热情和赞赏包围着,他的笑容温暖而真挚。

黄昏的余晖洒在他的脸上,映衬出他眼底的满足与幸福。

王雪芬抱着小儿子张国利站在一旁,和乡亲们说笑着,眼里都是笑意。

张国利在妈妈的怀里好奇地张望着,一双大眼睛忽闪忽闪的,仿佛也在为爸爸的手艺感到骄傲。

王雪芬偶尔低头和儿子轻声细语,小家伙似乎听懂了妈妈的话,咯咯地笑了起来,那清脆的笑声如同夏日清晨的露珠,纯净而悦耳。

每当这时,张峰的眼神就会变得更加温柔,他仿佛能从儿子的笑声中感受到无尽的力量和动力。

李老太带着村里的孩子们在一旁和村民们打招呼,她的脸上洋溢着慈祥的笑容。

孩子们围在她身边,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他们的笑声和欢呼声此起彼伏,给这个温馨的傍晚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

李老太不时地抚摸着孩子们的头,眼中满是慈爱与关怀。

乡亲们这才发现,张峰最近把丈母娘接过来一起住了。

想想当年丈母娘帮忙抚育婴儿,张峰和王雪芬生的二女儿张晓敏现在也有几岁了。

张峰这辆用竹子精心编织的婴儿车,那车子的每一处细节都透露着匠心独运:竹条编织得既紧密又富有弹性,车轮转动灵活。

这婴儿车,简直就像是一件艺术品,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惊叹不已。

“哎呀,张峰啊,你这手艺真是越来越了不得了!”李大娘率先开口,她手里拿着一把刚从菜园摘回来的青菜,眼睛却紧紧盯着那辆婴儿车,满脸的不可思议,“我还从来没见过这么精致的婴儿车呢,这得费多少心思啊!”

张峰笑了笑,说:“李大娘,您过奖了。我就是闲来无事,想着给家里的孩子做点东西,没想到还真做成了。”

“可不是嘛,张峰这手艺真是没得说。”王叔也凑了过来,他手里还拿着旱烟斗,吧嗒吧嗒地抽着,眼神里满是赞赏,“这手艺可以拿到集市上卖了!”

张峰一听,连忙摆手:“王叔,您就别打趣我了。我这手艺也就图个乐呵。”

“哎呀,张峰你就别谦虚了。”一旁的赵大哥也忍不住插话道,“你这婴儿车做得这么好,肯定有什么窍门吧?快给我们说说,你是怎么做到的?”

张峰笑了笑,开始讲述起自己的制作过程,“先去竹林里挑选了一些质地坚韧、粗细均匀的竹子,然后将其截成合适的长度,用火烤弯成所需的形状。接着,用竹篾进行编织,记得要做到竹篾之间紧密而富有弹性。车轮,选用耐磨的木材制作轮轴。就这样,婴儿车做出来啦。”

“原来如此,真是费了不少心思啊!”乡亲们听完张峰的讲述,纷纷点头称赞。

他们围在张峰身边,七嘴八舌地议论着,有的夸赞张峰的手艺,有的则好奇地询问他是否还做过其他类似的竹编用品。

这时,村里的年轻妇女们也带着自己孩子围了过来。

她们对竹编的婴儿车和这两张刚做好的儿童床,爱不释手,惊叹不已。纷纷把抱在手里的小孩子轮流往婴儿车上放,赞不绝口。

对于这两张床,她们惊叹于这两张床不仅结实耐用,而且设计得非常精致,两张床床头不仅雕刻着图案,床底下还带着抽屉。

“哎呀,张峰啊,你这两张床做得也太好了吧!”陈嫂子抱着自己的孩子,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那两张床,“我家那小子整天吵着要新床,我看你这床就挺好,他肯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