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嘴刘清了清嗓子,手中不知何时多出一副快板,“竹板这么一打呀,别的咱不夸,就夸夸咱们学校顶 呱呱。校长眼光远呐,计划真伟大,民间艺术进课堂,人人把他夸。学生娃开心呀,老师劲头大,全面发展奔前程,未来不可怕。还有我孙儿呀,表现真不差,主持节目展风采,绕口令倍儿溜滑。”
周围人听着不住地点头,笑声不断。其中一个大爷打趣道:“老刘啊,你这数来宝说得真是一绝,把啥事儿都说得明明白白。主要还是夸孙子。”快嘴刘嘿嘿一笑,眼睛眯成一条缝,“那可不,今儿个高兴,我得多说几段。”
说完便又要打起快板,有人说道:“你可别没完没了的,下面该杨半仙出场了。”
小主,
大家目光看向杨半仙,杨半仙看不见,但听觉和感知力特别敏锐,杨半仙笑着说:“让快嘴说呗,不让他说个痛快还不得憋个好歹的呀。”
快嘴刘说道:“得了吧,这个时间段谁能剥夺了你的时间,还是你说吧。”
爱听故事的已经都围拢过来了。
杨半仙说道:“今天讲一个跟读书有关的故事。《赶考路上躲一劫》”
杨半仙讲道:“过去呀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大家都听说过‘秀才’‘举人’‘进士’‘状元’。‘秀才’这是县或州一级别的统考,叫童试;考试的合格者被称为生员,也称为‘秀才’会有一定的特权,例如可以不用服徭役,见到县级官员不用下跪等等。 ‘举人’是省一级统考,叫乡试;每三年一次,通常在每年八月举行,乡试合格者被称为举人,具备有做官的资格,但需要有空缺位置。 ‘进士’是各个省精英考试比赛,叫会试;考场是在贡院进行,合格者叫进士。 ‘状元’是最后一级考试,叫殿试;由皇帝亲自出题并提问,殿试的合格者分为三甲;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这三名,尤其是状元等于是学着一步登天,出人头地。有句话叫做;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都是天下读书人所向往的。
所谓: 书中有智慧,书中有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