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朱棣的支持,海外拉来的矿工们发动暴乱!

郑和微笑着说:“我们三人虽身处奥斯曼帝国,但也能为这伟大的变革贡献力量。”

朱棣沉思片刻后,对队伍首领说道:“既然是大侄子的旨意,本王定当全力支持。你们需要什么帮助,尽管开口。”

他的表情变得严肃而庄重,显示出他对这件事情的重视。

随后队伍首领提出来了要求,朱棣一一满足。

朱棣、蓝玉和郑和三人望着队伍首领离去的背影,心中都充满了对朱允熥的敬佩以及对大明未来的憧憬。

在大明蓬勃发展工业的浪潮之下,一股暗流却在悄然涌动。

大明朝打下来的诸多海外领地,当地的原住民被大量征调,从事挖矿、进工厂等繁重的劳作,他们的境遇几近奴隶。

小主,

这些来自倭国、朝鲜半岛、南洋群岛、中南半岛等地的人们,背井离乡,遭受着压迫与剥削,心中的不满如同即将喷发的火山,在暗暗积蓄力量。

山西布政使司的煤矿区,是众多海外劳工集中劳作的地方之一。

矿区四周被高高的木栅栏围着,木栅栏上还缠绕着尖锐的荆棘,像是一道道无情的枷锁,将劳工们困在其中。

矿工们每天天还未亮就得起床,被监工们像驱赶牲畜一般赶到矿井下。

矿井里阴暗潮湿,弥漫着刺鼻的气味,墙壁上时不时渗出冰冷的水滴,滴落在矿工们的身上,让他们冷得直打哆嗦。

他们手持简陋的铁镐,机械地挖掘着煤炭。

每一镐下去,都伴随着沉重的喘息声。

他们居住在矿区旁边简陋的棚屋里。

这些棚屋是用破旧的木板拼凑而成,缝隙大得能伸进手指。

棚屋里的床铺只是几块木板搭成的,上面铺着一些破旧的干草,根本无法抵御寒冷。

食物更是匮乏,每天只有少量的粗粮,还常常是发霉变质的,勉强能维持生命的运转。

在这样的环境下,许多矿工都瘦骨嶙峋,眼神中满是疲惫和绝望。

终于,在一个看似平常的日子里,压抑已久的不满情绪爆发了。

来自不同地区的矿工们联合起来。

他们放下手中的铁镐,高呼着反抗的口号,试图冲破矿区的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