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没毛犹豫了一下,说:“刘媒婆她…… 她对我有点意思,刚刚在玉米地里…… 哎呀,反正就是差点出事儿。”
小主,
如意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沉默了一会儿,突然说:“爹,我也有件事儿求你。你得帮我向大帅叔叔提亲,我喜欢灵灵,我要娶她。”
张没毛一听,头摇得像拨浪鼓一样,连忙说:“这可不行,儿子。这辈分乱了呀,大帅是你叔,灵灵是你妹,这咋能成呢?”
如意一听,急得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他抓住张没毛的胳膊说:“爹,我不管,我就是喜欢灵灵。没有她,我这日子没法过。”
张没毛甩开如意的手,想了想说:“要不这样,你直接找你拐子爹去提亲。他要是同意了,我就给你出娶媳妇的钱。”
如意听了,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点了点头说:“好吧,爹,那就这么说定了。”
于是,父子俩一起往家走去。一路上,两人都各怀心事,气氛有些沉闷。
回到家,张拐子和喜凤嫂早已在门口等候。看到如意,他们的脸上立刻绽放出笑容。喜凤嫂迎上来,拉着如意的手说:“儿子,你可算回来了。一路上累坏了吧?”
张拐子也在一旁笑着说:“是啊,儿子。快进屋,你妈给你做了一桌子好吃的,都是你爱吃的。”
如意勉强挤出一丝笑容,跟着父母进了屋。桌上摆满了丰盛的饭菜,香气扑鼻。但如意却没有什么胃口,他的心里还在想着灵灵和提亲的事儿。
大凉山的风,依旧轻柔地拂过每一寸土地,像是在诉说着那些古老而又新鲜的故事。如意的心,却在这平静的风里,如同汹涌的海浪,澎湃不止。刚刚回到家的他,哪里还按捺得住对灵灵的思念之情,匆匆扒拉了几口饭,碗筷一放,就像一只离弦之箭,朝着王大帅的家飞奔而去。
如意的脚步急切而又慌乱,刚到王大帅家门口,那原本勇往直前的劲儿,就像是被戳破的气球,瞬间泄了气。他的眼睛瞅见了带娣阿姨,心里就 “咯噔” 一下,像只受惊的小兔子,脚步不自觉地往后缩了缩。为啥?这王大帅在他心里,那就是个威严的长辈,平日里他见着都有点发怵,更别说现在要去跟人家闺女表白求婚了,这心里能不忐忑吗?
带娣阿姨眼尖,一眼就瞧见了如意那欲进又退的模样,心里跟明镜似的。她笑了笑,那笑容里带着几分了然,说道:“如意啊,是不是来找灵灵的?别在这儿傻站着了,我去叫她。” 如意的脸 “唰” 地一下就红了,像熟透的番茄,他挠了挠头,结结巴巴地应了一声,眼神却有些闪躲。
没一会儿,灵灵就像一只灵动的小鹿般蹦了出来。如意一见到她,眼睛瞬间亮了起来,那光芒仿佛能照亮整个世界。他也顾不上什么害羞不害羞了,一个箭步冲上前去,紧紧地抱住了灵灵,像是要把她揉进自己的身体里。
“灵灵,我可想死你了。这些年在外面读书,没有一天不在想你。” 如意的声音微微颤抖,带着浓浓的眷恋和深情,那声音仿佛带着温度,能把周围的空气都暖化了。
灵灵的脸颊也泛起了红晕,像天边的晚霞,她轻轻地靠在如意的怀里,感受着他有力的心跳。过了好一会儿,如意松开灵灵,双手紧紧地握住她的肩膀,眼神坚定地看着她,说道:“灵灵,我爱你,你嫁给我吧。我会一辈子对你好的,让你幸福。”
灵灵的眼睛里闪烁着泪光,那泪光像是星星,亮晶晶的。她微微低下头,咬了咬嘴唇,带着几分羞涩说:“如意,我也喜欢你。可是…… 我想去国外读书,学习更多的知识,开阔眼界。你能等我三年吗?”
如意一听,心里像是被什么揪了一下,但那坚定的眼神却没有丝毫动摇。他用力地点了点头,说:“灵灵,我等你。别说三年,就是三十年我也等。你放心去追求你的梦想,我会在这儿一直等你回来,回来做我的新娘。”
灵灵抬起头,看着如意那真挚的眼神,心中满是感动。她伸出手,轻轻地抚摸着如意的脸庞,说:“如意,谢谢你。我一定会回来的,你也要好好照顾自己。”
就这样,两人在这充满爱意的氛围中,定下了三年之约。几天后,灵灵踏上了出国的旅程。如意站在村口,望着灵灵离去的方向,眼神中满是不舍和牵挂。那身影越来越远,最后消失在天际,如意的心也像是被掏空了一块,空落落的。
日子一天天过去,如意每日都沉浸在对灵灵的思念之中,干啥都提不起劲儿,觉得这生活就像一杯白开水,平淡无味。张拐子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寻思着得给儿子找点事儿干,就说道:“儿子,要不你去王大帅的工厂上班?也好有个事儿做,省得天天在家唉声叹气的。”
如意却摇了摇头,眼神中闪过一丝倔强,说:“爹,我不想去给人打工。我想自己干点啥,闯出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
张拐子有些惊讶地看着如意,问道:“那你想干啥呢?”
如意的眼睛突然一亮,像是想到了什么,兴奋地说:“爹,我想承包村里的鱼塘,养甲鱼。这几年甲鱼的市场行情不错,我觉得肯定能赚钱。”
小主,
张拐子听了,沉思片刻,然后点了点头,说:“行,儿子,既然你有这个想法,那就去干吧。爹支持你。”
得到了父亲的支持,如意的信心更足了。他立刻去找张建国,也就是张拐子的弟弟,大凉山的总经理商量承包鱼塘的事儿。
张建国的办公室里,如意坐在椅子上,双手不自觉地搓着衣角,眼神中带着几分紧张和期待。他深吸一口气,把自己的想法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张建国。
张建国听后,微微点了点头,说:“如意啊,你这想法不错。年轻人有闯劲是好事。这样吧,我同意你承包鱼塘,而且给你三年免费承包的优惠政策。但是,你得答应我一个条件,每年得给村里每户送一条甲鱼,让大家也跟着尝尝鲜。”
如意一听,脸上立刻露出了笑容,连忙点头说:“叔,没问题,我一定做到。”
就在这时,巧巧蹦蹦跳跳地进来了。她一听如意要养甲鱼,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兴奋地说:“如意哥,我也要入股,我觉得这肯定能赚钱。”
张建国瞪了巧巧一眼,说:“你这丫头,瞎凑什么热闹。这事儿你别管,好好读你的书去。”
巧巧嘟着嘴,不情愿地走了。
如意从张拐子那里借来一笔钱,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起来。他买来了甲鱼苗和饲料,每天早早地就来到鱼塘边,像呵护宝贝一样喂养着那些甲鱼。看着甲鱼一天天长大,他的心中充满了期待,仿佛看到了未来的美好生活在向他招手。
大凉山的鱼塘边,如意和巧巧的身影在忙碌中交织。如意身形矫健,熟练地投喂着甲鱼,眼神专注而坚定,仿佛这些甲鱼就是他未来的希望。巧巧则在一旁帮忙搬运饲料,她身姿轻盈,虽然年纪尚小,但干起活来丝毫不含糊,那认真的模样就像一只勤劳的小蜜蜂。在这日复一日的相处中,巧巧渐渐成了如意的得力助手,两人配合默契,鱼塘的一切都被他们打理得井井有条。
为了更好地看守甲鱼,如意在鱼塘边搭建了一个简陋的窝棚。夜晚,月光如水,洒在窝棚上,四周一片寂静,只有池塘里偶尔传来甲鱼游动的声响。如意常常独自一人坐在窝棚前,眼神望向远方,思念着远在国外的灵灵。而巧巧,总是心疼如意一个人熬夜辛苦,时常会带着一些自己做的小点心,默默来到窝棚陪伴他。两人坐在月光下,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天,从甲鱼的养殖技巧,聊到村里的家长里短,再到各自的梦想和心事。不知不觉中,夜已深,可他们却浑然不觉,仿佛这鱼塘边的夜晚,有着一种独特的魔力,让他们沉醉其中。
时光荏苒,第二年秋天,如意的鱼塘迎来了大丰收。那一只只肥硕的甲鱼在阳光下闪烁着诱人的光泽,总产量竟高达万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