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之前觉得,佛门一行若有歹意,也必是冲自己来的。
如今,只能说,越想越悔。
那观世音有个咒头的经文,要冲自己下手,何其轻易。
他们磨磨蹭蹭和自己拖延至此,所图谋的简直昭然若揭…自己咋没早点想到!
大圣只觉悔之晚矣,胸中的恨意如狂风骤雨无法平息,又见普贤云淡风轻,挡招拆招尽显宗师风度。
狠将起来,还拼什么拳,当即活用尖牙利齿,咬上了普贤。
普贤头一次变色,急忙滑溜缩手躲过,边退边摇头嗟叹:野兽行径。
旁边的观音听见大圣说词,内心发虚,晓得“悟空”猜到他们的打算了。
虽自觉理亏,却还是得息事宁人,至少拖过这段时间。
“你这猴头瞎猜什么?”观音端起架子,反贬道,“怎么,又是一年蟠桃会,没人请你、敬你,逼得你闹妖了?”
大圣仗着身形灵活,已是跳在普贤背上,锁住了躯干,又咬上对方脖颈。
普贤菩萨倒是耐得住疼,不显慌乱,只是眼神询问,还要不要保持平和,让步下去?
隐忍?快忍不了啦!
观音尴尬,巴巴的示意再等等。
适当的表达妥协,有它的用处。
尤其,普贤背上的大圣,瞧不出来观音是对普贤示意。
普贤不抗争,观音不念咒,令大圣游移,渐渐自我怀疑,是不是真的欠考虑,冤枉了他们。
大圣闹这一通,不过“殊死一搏”罢了。
并不奢望,有紧箍咒的存在,自己还能有战果。
拿出态度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