芈王妃知道他在想什么,语气严肃的告诉嬴稷。
要成大事,立霸业,就要扫清一切障碍。
若有一日挡在他面前的是她这个亲生母亲,他也必须扫开,这是做国君的铁则。
谁若是做一个仁慈的君王,谁就会灭亡。
秦胜写字的手不禁略微停顿,内心深处感受到巨大的震颤。
不是因为芈王妃告诉嬴稷的这番话,而是自古以来权力更迭时带出来的那些血腥和杀戮。
哪怕是亲兄弟,亲父子,亲母子之间,亦有可能反目成仇,刀剑相向。
芈王妃这般教导嬴稷,确实是站在大局的角度,教他做一个合格的君王。
可她这明显比嬴稷强势和做事妥帖的姿态,还有嬴稷的不够成熟,年幼,似乎也意味着大秦即将迎来太后摄政的局面。
若是将来嬴稷大权在握,对待自己的亲生母亲也能如芈王妃对待他这般吗?
会不会将今日芈王妃教他的话用在芈王妃身上?
秦胜不清楚,但是芈王妃锋芒展露,还有这般铁腕手段,确有治国之才。
王权是鲜血浇灌出来的,没有鲜血浇灌,便没有王权的光焰。
可这种鲜血浇灌的皇权,大顺已经许多年不曾出现了。
大顺的君王也一代比一代软弱。
秦胜看着纸上的文字,好似突然找到了症结所在。
无法言说大顺这样的顺位到底是好还是不好,他只知道,大顺的君王,没有血气。
如今这位倒是稍微有了些,却不知这血气能撑到几时。
只希望在看到芈王妃这番话后,能对他也有所启发吧。
芈王妃派人杀了惠文太后,等惠文太后下葬后,嬴稷自觉现在的自己根本无力处理国政。
与其急吼吼的上前,倒不如潜下心来好好学习,于是将国事交给母亲处理。
后在一班老臣的上书下,众臣请尊芈王妃为惠太后,名号从秦惠文王。
这时甘茂又站了出来,请为太后另立名号,得了嬴稷首肯后,芈王妃定名为宣,史称宣太后。
楚易安说完没忍住感叹一声。
秦胜和秦淮书却是想法各异,看着看着,总觉得这里写的有些失真。
自古以来太后摄政大多是外戚势力过大,新君过于年幼或是没办法,只能让权。
可嬴稷却是主动让权,实在有些不符合常理。
嬴稷的年幼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他手中没有权力,不得不让权。
小主,
这反而才更符合实际一些。
楚易安喝了口茶,没忍住感慨道:“宣太后没有在史书上留下名字,史书上称她为宣太后,或是芈八子。”
“可八子是后宫等级,也不是她的名字,没有人知道她叫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