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一届的盛会也邀请了包括顾正言在内的两届鼎甲。
和上届状元参加比试作选手不同的是,本届状元顾正言则是受邀作评委。
他也是圣天大会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评委,这个记录目前看应该很难被打破。
不过少有人敢质疑,先不说四绝才子五元及第的辉煌,那流传甚广被封为半圣经言的《菜根谭》天下又有几人可比?
连做菜根谭之人都不能成为评委,还有谁有资格?
因在剿匪之事的突出表现,隆耀帝已经下了旨,让顾正言在大会之前赶回来,到时再行封赏。
不过顾正言看了一下圣旨,就拿来擦...
他顿感大雍已经没救了,边疆战事告急,大雍的文人居然还在搞活动。
难道看不清眼前目前形式吗?不可能,这么多聪明人,怎么会看不清?
可能的解释就是他们看清了,却觉得举行个文学大会和边疆的战事并不冲突,亦或者他们也没有办法...
还不如该吃就吃该喝酒喝,改怎么样就怎么样。
来的读书人中,有很多隐世的大儒,比如西昌府大儒赵淳。
赵淳是隆耀帝爷爷那辈的状元,还任过三省尚书一职,在士林中的地位很高,在大雍西部州府的影响力很大。
他一到上京,就被人请去喝茶了。
一处清幽的普通小院。
赵淳应邀来此,正在雅间内喝茶等候。
之前早有人联系他了,不过他都选择拒绝了,因为那些人字里行间都是让他搞事情...
他一把年纪,还搞个锤子的事情?
不过当背后的人把他的年轻时候的风流韵事以及见不得人的事如数道出的时候,赵大儒的信念伴随着冷汗动摇了。
大儒也有年轻的时候嘛,年轻的时候赵大儒可是一个闷骚书生,做一些荒唐事并不奇怪。
他很好奇对方究竟是何人有如此大神通,竟然能调查到那些事情...
被威胁后一开始他也很愤怒,权衡利弊后甚至想过硬刚。
不过当听到九鼎和传国玉玺的消息后,赵淳心中一震,瞬间明白了一切。
这些顶尖大儒都是世间最聪明的那批人,如何不懂这些操作?
赵淳马上猜到,背后的人肯定有传国玉玺!
是哪位皇子?或者哪位将军?藏得可真深啊!
他权衡良久,觉得这可能是个让他的家族荣华千秋的机会,于是他改变了主意。
他准备赌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