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案(172)

话说大宋仁宗年间,开封府尹包拯,铁面无私,刚正不阿,身边有南侠展昭剑胆琴心,师爷公孙策智计百出,更有王朝、马汉等勇士相随,共同守护着一方安宁。一日,开封府接到报案,城东有一处偏僻宅院,夜间常有诡异之声,且有村民无故失踪,疑似与邪术有关。

包拯闻讯,眉头紧锁,心知此案非同小可,遂命展昭、公孙策、王朝、马汉一同前往探查。

夜色如墨,月挂中天。四人行至城东,只见那座宅院孤零零地立于荒野之中,四周杂草丛生,阴森可怖。展昭轻功卓绝,率先跃上墙头,向内窥探。只见院内灯火阑珊,却不见人影,唯有阵阵低沉的诵经声随风飘来,令人心生寒意。

“大人,院中似有异样。”展昭低声传音给墙外的包拯。

包拯点头示意,四人悄然入院。循声而去,只见一座祠堂内,几名身着东瀛服饰之人正围坐一圈,口中念念有词,手中挥舞着奇异法器。而在他们中间,竟有一具栩栩如生的傀儡,正随着诵经声缓缓摆动。

“东洋邪术!”公孙策一眼便认出了这诡异的场景,心中暗自惊骇。

就在此时,一名村民突然从天而降,重重地摔在四人面前。他脸色苍白,双眼无神,仿佛失去了魂魄。包拯急忙上前查看,发现其脉搏微弱,生命垂危。

“快!带回开封府救治。”包拯果断下令。

回到府中,经过一番救治,村民终于悠悠转醒。他颤声讲述了自己的悲惨经历:“那夜,我误入那宅院,便被一群东瀛人捉住。他们对我施展邪术,欲将我炼成傀儡。幸亏我装死逃过一劫,但灵魂已受重创,恐怕时日无多。”

听罢,包拯面色凝重:“看来,这东瀛邪术非同小可,必须尽快查明真相,解救更多无辜百姓。”

公孙策沉吟片刻,道:“大人,这邪术之中,必有机关陷阱。我们不妨先从那宅院着手,寻找线索。”

于是,四人再次来到那座宅院,展开了一番细致的搜查。展昭凭借过人的轻功与敏锐的观察力,很快便发现了一处隐秘的地下室入口。四人沿阶而下,只见地下室中布满了各种奇异的机关与符咒。

“小心,这里处处是陷阱。”公孙策提醒道。

四人小心翼翼地绕过一个个机关,终于来到了一间密室。密室内,一名东瀛老者正闭目凝神,似乎在施展某种邪术。而在他身旁,摆放着几只装满鲜血的玻璃瓶,以及一张绘制着复杂符咒的卷轴。

“不好,他正在施展火弹术!”公孙策眼尖,一眼便认出了那卷轴上的符咒。

话音未落,只见老者猛然睁开眼,双手一挥,一道炽热的火焰便朝着四人袭来。展昭剑光一闪,将火焰劈散,但四人仍被余波震得后退数步。

“速战速决!”包拯一声令下,四人各展所长,与东瀛老者及其手下展开了激战。展昭剑法凌厉,公孙策暗器防不胜防,王朝、马汉则力大无穷,四人配合默契,很快便占据了上风。

然而,就在四人即将将东瀛老者制服之际,密室内突然涌起一阵强烈的黑雾。那黑雾仿佛有生命一般,将东瀛老者及其手下瞬间吞噬。待黑雾散去,四人发现,东瀛老者等人已不见踪影,只留下一张空荡荡的卷轴和几只破碎的玻璃瓶。

“这是分身术!”公孙策辨认出那黑雾的来历,心中暗自惊叹。

包拯眉头紧锁,深知此案远未结束。他命人将密室中的卷轴与玻璃瓶带回开封府,细细研究。经过一番苦思冥想,公孙策终于从卷轴上的符咒中找到了破解邪术的关键线索。

“大人,这邪术虽强,但并非无解。关键在于那几只玻璃瓶中的鲜血。那鲜血中蕴含着受害者的灵魂碎片,若能将其找回,或许能解救那些被炼成傀儡的村民。”公孙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