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九章 胡族入侵华夏

这一年天寒,大雪下的没完没了,对无家可归浪荡子来说可不是好年头。因为这一年,冻死的人比战场上的人死的还多。

轲比能率领着鲜卑族人,悄然离开了幽州北部的卢龙塞,躲进了深山之中。他们自扫门前雪,期待有朝一日能够走出困境,重振鲜卑的雄风。在这个风雨飘摇的时刻,每个族群都在为自己的生存而努力,而历史的车轮也在不经意间悄然前行。

匈奴借势而起,塞外北朝的匈奴铁甲七万南下,先克安定,斩将三十五人,再临北地,破汉军三万,最终兵临天水城下。天水城池也蔡文姬为陈俊楠准备的屏瘴,城池高筑,有护城河防护,可以说易守难攻,但胡人凶猛,

破天水,陈俊楠的战力实在难以撼动匈奴胡人的联军,他们在陈俊楠的势力范围内,打出一条缺口,从扶风而进中原,一路残杀掠夺,使得华夏人数目剧减、农田荒废、书籍文物被损毁,北方沦落为了胡人的领地,匈奴在中原烧杀掠夺,匈奴所过之县,汉人差一点就被胡人杀光、吃光,这个时期黑暗的让人难以想象。

这样的天灾,谁也不想遇到,却不想成为匈奴的借口。匈奴屠杀手无寸铁的汉人,看见男人就杀,看见女人就俘虏,甚至把被俘虏的女子充当军粮,他们将这些女子命名为“双脚羊”,意思是“用两只脚走路的,像绵羊一样的牲畜”。

这一年汉军的守军与守将战死的裹尸而还,不战怯战而逃者无数,留下的是手无寸铁的百姓。

襄阳郡随着匈奴的战马兵临城下,城门紧锁,襄阳郡县令早以望风而逃,带着十数辆用黑蒙得严严实实的马车的财物。早跑的一路向南,过了长江就能活下去,跑的晚的,可是用人腿和马腿赛跑,没一个能活着走出匈奴的包围圈。副将临时接替指挥,誓与襄阳郡共存亡,各种守城器械也准备妥当,同时也向辽东发去求救。希望公孙康与公孙度能看在天水县百姓的性命上发来援军,不然想守襄阳郡简直痴人说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辽东的公孙康与公孙度,两人紧守着城池,如临大敌。他们的眉头紧锁,疲惫不堪,已经到了焦头烂额的地步。除了要应对外部的敌军,他们还要时刻提防着防线内部的胡族,可谓是腹背受敌。他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其他城池州县一个个沦陷,家园被毁,心中充满了无奈和绝望。然而,即便是在这样的困境中,他们依然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和责任,誓死保卫家园。

辽东的冬天异常寒冷,公孙康与公孙度站在城墙之上,远眺着苍茫的大地。寒风凛冽,吹拂着他们沉重的战袍,却无法吹散他们眉宇间的忧虑。四周,胡族的铁骑如同饿狼般在边境徘徊,虎视眈眈地盯着这座孤悬在东北的汉家城池。

公孙康紧了紧身上的铠甲,沉声对公孙度说道:“兄长,如今局势危急,幽州已失,胡骑南下如入无人之境。我们虽有心守土,但兵力分散,难以抵挡。”

公孙度点了点头,目光中闪过一丝无奈:“是啊,我们辽东虽小,却也是汉家疆土。只是如今,其他城池州县纷纷陷落,我们即便有心救援,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这里是辽东魏兴郡,一个比炼狱更加恐怖的地狱,因为穷,这里最常见的就是卖女儿。

当罪恶成为常态,便成为习以为常。女孩子从小就耳濡目演,女人就是牲畜,就是奴吏。

这里的大人们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女人都是赔钱货,从小养到大,吃的米都够买两个大姑娘了,而且女孩子力气小,干不了重活,卖时除了长相好的,都卖不了几个钱。

这里的女孩子从出生到卖出去,都没吃饱过饭,只有卖出去那天,会吃一顿馒头。

馒头的滋味是她们最好的回忆,甜甜的,软软的,吃进肚子里,暖暖的。

出了辽东魏兴郡城,过了缘尽山,便是另一个世界。过了山缘份尽,一切缘份都尽了,女孩子从来不会怨父母,因为这就是她们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