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接着又说道:“各位大人尚且不知,就这一两日以来,辽南有许多百姓们都推着小车,运送着粮草,送到了镇江。镇江的守军告知他们,杨家军在义州,他们又有人继续推着小车,将粮食送到了义州。”
镇江距离义州很近,一个是大明疆域内的城池,一个是朝鲜的城池。两城相隔不足二十里。
杨延宜听完之后,也是一愣。他望向马炯,开口说道:“我怎么不知道这个情况,你们知道吗?”
马炯闻言,也是摇了摇头。
他是负责后勤补给的,当初也曾派兵前往大明境内采购粮食,这个消息或许是在那个时候泄漏出去的。
但是,这个情况怎么没有人上报呢?
李自成看到各位大人都是一头雾水,接着说道:“这两天是我的叔叔在值守北门,因为大人曾有严令,不得私下收取百姓的物事,所以他也没敢收。”
杨延宜点了点头,说道:“诸位,咱们一起去看看,是怎么回事吧。”
等到杨延宜带领着各位将领走上北门城头时,恰好见到城外有一个黑点,在缓缓的向着这边移动着。
城头的守军拿起千里镜望了一眼,正准备扭头去报告给把总,却不料一转身,跟杨延宜撞了个满怀。
那士兵尴尬的回头瞅了一眼人群中的李守忠,杨延宜却不以为意的接过了他手里的千里镜。
城外的人越来越近,不用千里镜也能瞧见轮廓了,那是一辆手推车。
手推车上还坐着一个小娃娃,她穿着一身崭新的棉袄,坐在推车上正放声唱着儿歌。
在身后推车的是一个中年汉子,身上穿着臃肿的皮袄子,没有戴帽子,头上的热气蒸腾着往天上飘着。
杨延宜让士兵打开城门,带着将领们就迎了出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那汉子正埋头推着马车,深一脚、浅一脚的在地上走着,丝毫没有抬头查看。
坐在推车上的小娃娃却看到了这群乌泱泱涌上来的大人,她有些怕生的样子,停止了歌声。
那汉子抬头一看,也看到了杨延宜和他身后的将领们,赶紧将推车停了下来,双手在胸前的皮袄子上不住的擦拭着,有些手足无措的样子。
“老乡,您这是去哪儿啊?”杨延宜打破沉默,上前一步开口问道。
那中年汉子更加拘谨了,他上前一步,似乎双膝就要下跪,口里喊着:“草民……参见大人。”
杨延宜连忙上前一步将他扶住,拍了拍他肩头的浮雪,朗声说道:“切莫如此!皇上早就下过命令了,以后都不用跪了,本官也不值得你一跪!”
那汉子依然有些局促,他看了众人一眼,问道:“不知哪位是杨将军?”
“我就是,你找我有什么事吗?”
杨延宜望了一眼车上堆放着的麻布袋,开口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