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鞭炮声中战意浓

其次,还有一整只水鸭,有时候是做盐水鸭吃,有时候用老母鸭煮莲子汤。当然,一般家庭也都要有鱼,或蒸或用鱼腥草煮汤,以寓意年年有余。

另外,也会做一些其他菜吃,比如梅菜扣肉、酿豆腐、蔬菜等。

吃年夜饭的时候,父亲黄康才就会给奶奶、妈妈和三兄妹发压岁红包了。这几年只剩下黄显彩还在念书,他俩也已经出来工作了,因此按照老家这里的风俗出来的工作的人是没有红包收了,一般是要给人发红包了。所以今年,黄显彩就收了三个红包。

这些年,压岁红包的金额也越来越大,从最早开始的五块钱到十块钱,再到二十和五十元,黄显峰挣钱比较多,他给的红包最大,有一百块钱。

从傍晚吃饭开始村里的鞭炮声就不断了,一般每家每户吃饭前都会放一点鞭炮。吃完年夜饭后,有些休息的早的就开始放迎春炮仗了。整个洲府村有600多户人家,人口总数两千多人,整个晚上,各家各户在不同的时间段放鞭炮,此起彼伏,晚上是难以睡个好觉的,一般都玩到比较晚。

记得小时候那时候没有哪家有电视机,所以小孩子们都是出门去玩鞭炮。把家里买的串炮偷偷带上一些,更多的是拿上二踢脚,带上火柴,再拿一两根香。然后到各家去邀其他小孩,或者到晒谷坪那里大声叫他们的名字,等集中不少伙伴后,开始一路放鞭炮玩。

有时候还往其他自然村去找那个村的小孩们“约架”,碰到对方村子的几个玩鞭炮的小孩后,就叫他们去叫人。对方一看,好家伙,你们有二三十个人,于是一边留着一两个人说“你们等着”,一边另外的人就跑着叫其他人赶紧来。

等对方也很快来齐了十几二十人,人数差不多对等后,就开始“对战”了,所谓对战,也就是双方用鞭炮来互相攻击。

两队人马分列在合适距离的两头,有些人摘一些串炮,点着后使劲往对方人群那边丢去,在一阵“噼里啪啦”声中,对方人马纷纷闪开,这边人马则纷纷哈哈大笑起来。

对方也毫不示弱,有些丢一串串炮过来,同时也有一些在地上用木棍或石块将二踢脚横架着对准这边,点火后“砰“的一声,这边人马也纷纷躲闪开,但在黑暗中看不到二踢脚飞到哪个位置,有时候在某个人脚下”啪“的一声炸开,吓得他“哇哇”叫着跳起来。这下就轮到对方人马兴奋的“哦哦”叫着,大笑起来。

后来炮仗的种类多了一些,开始有串天猴、魔术弹和摔炮后,很多小孩一到除夕收到大人给的压岁钱后马上就去村里的小卖部去买炮仗,就等着大家“约架”呢。

因此后面的对战就更加精彩了,大一些小孩或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