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人根本闲不住,下车就往田里跑。
陆星苒是在草莓棚子里找到这群人的,他们正拉着给草莓浇灌营养液的人聊天呢。
“配比是多少?”
“钾有点多了。”
“浇灌间隔呢?”
负责种草莓的他也就是个普通农学生,他种地经验不多,可以说是边学边种。
今天被这几个抓到,那就是一群教授围着你口试,他只能哆哆嗦嗦地讲个大概。
“你拿笔记,之后慢慢调整。”
陆星苒技术出现,拯救了快被知识力量撑死小员工。
他赶紧从旁边的桶里摸出小本本,跟在一群专家后面记笔记。
“间隔有点短,可能影响草莓长势。”敏姐之前实习的时候,跟过草莓种植组,大致还有些印象。
她一边看这里的布局,一边跟陆星苒聊。
农场种植的事情,多半是陆星苒管理的,草莓是今年的一个试种项目。
“草莓比较精贵,我们也就先试试,也学学经验。”
陆星苒在后院种过草莓,不过也就十几棵苗子,当花儿精细着养,也还养的不错。
大规模种植就是另一回事了,她和几个员工浅薄的经验,要适应新的环境,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
陆星苒像看救星一样看着敏姐:“姐,你就是我亲姐,给我出出主意吧。”
其他几人都在身后笑,陆星苒趁热打铁,也拜托他们去看看其他蔬果。
种的这些东西,陆星苒都有过前期研究,可以说她的理论知识不差。
只是种地这东西,看的是天时,不是书本。
且不说写书写资料人,是不是在京市本地得出的经验,哪怕是在京市,有没有大棚种植经验又是另一回事。
种地是一门融会贯通的学问,吃的就是经验二字,这也是陆星苒目前最欠缺的。
“你之后可以多去其他组实验田走走,去跟组学一学都行。”
他们几个既是陆星苒的同事,也是她前辈,他们希望能用最高效的办法,让陆星苒迅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