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马皇后力挺朱辰调入京城。

将暴乱控制于萌芽。

让饿殍遍野的场景没有出现。

让老百姓填饱了肚子,

还让老百姓的家里有了余粮。

这简直是天大的功劳。

朱元璋看了一下底下那些恭维自己的大臣,

觉得是一阵的恶心。

这些家伙拍马屁的功夫一流。

可是到了关键的时候,却屡屡掉链子。

朱元璋看了一眼下边的百官,故意说道:

“这哪里是咱一个人的功劳啊,这是大家的功劳!”

听了这话,朝堂的大臣们都高兴的笑了起来。

就在这时,太子朱标走上前去。

将对朱元璋鞠了一躬,然后说道:

“父皇,儿臣以为本次蝗灾除了父皇运筹帷幄,扭转乾坤,

宿县县令朱辰居功至伟,没有他提供的红薯苗和玉米种子,咱大明的老百姓不可能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安全渡过蝗灾!”

朱元璋听了,点了点头:

“太子说的没错,你觉得为父应该赏他点什么?”

朱标听了这话,立刻将已经写好的奏折呈了上去。

然后说道:

“父皇臣觉得,应该调朱辰入京,让他在京中任职,如此大才,放官外县着实可惜了!”

听了朱标的话,朱元璋点了点头。

然后说道:

“太子说的有理,那就调他入京吧!”

朱元璋停了停继续说道:

“至于给他什么官职咱还没有想好,既然太子你提了这事,就先入你东宫吧!”

太子提了这事,朱元璋拍了板,就算是有些大臣不想让朱辰回京,可是朱辰如此大的功劳他们也挡不住啊!

朱元璋这一次没找他们事情这就很不错了。

就在天子朱标以为这事成了之时,

魏国公徐达看了一眼众臣,然后站了出来。

对着朱元璋鞠了一躬,然后大声的说道:

“皇上臣以为调朱县令入京实为不妥!”

朱元璋看了一眼徐达,

他知道当初朱辰把徐达当街摔倒,而且还戏耍徐达,让徐达把他的女儿徐妙云嫁给自己。

之后二次北征朱辰又说了徐达指挥失利的事情,这些事情也传到了徐达的耳朵里。

因此,徐达对朱辰没有什么好印象。

也就是徐达,

要是有第二个人在自己拍板之后,还站出来反对,那可没有什么好果子。

……

就在大家讨论调朱辰入京的这件事之时,云奇急匆匆的跑了进来。

看了一眼百官,

欲言又止。

朱元璋看了一眼很是着急的云奇直接说道:

“云奇,有什么话直说!”

云奇赶紧跪了下来磕头,然后汇报到:

“皇上,朱县令把马路从舟山直接修到应天府了!”

云奇说完,

瞬间,

朝堂上一片哗然!

朱元璋和朱标听了也是大吃一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