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壹上辈子曾经去过自家祠堂,也看过族谱,上面明明白白的写着他们家这一支郭姓宗族的来源是唐代的汾阳郡王,自汾阳郡王之下便是其六子代国公和升平公主升平公主这一脉,可以说得上是十分显赫;但毕竟传承一千好几百年,至于其中是否别有隐情,那是谁也弄不清楚的了。但想必除了一千多年的迁徙之外,血脉传承是不会有误的,毕竟古代是十分注意这种事情的,不会乱认祖宗。而且他们族谱上将传承、迁徙的脉络记载得十分清楚,根本容不得谬误,况且郭壹自被义军推崇之后,也不动声色地搜集了一些相关的资料,对于自己这个突然穿越到这个时空的后人来说,能将自己的家族传承说清楚,在某些时候也会起到一些意想不到的作用,比如这时候回答颜五的话,就能很有自信了。
颜五接着又问道:“我还听人说,三郞的妻室是大唐的公主殿下?”
郭壹又点点头,笑着答道:“对!是大唐庄宗陛下的遗孤、晋阳公主!”心里对颜五如此追问也不禁起了兴趣,开始思索着他想做什么。
颜五沉默一会儿,不知在思考着什么,过了一会儿,方才又看着郭壹问道:“可有明证?”
郭壹笑道:“当然有!”随即问道,“你说的明证是……”
颜五道:“我说的是公主的身份可有明证?”
郭壹不禁呵呵笑了起来:“呵……当年她随母亲逃出洛阳,别的没带,她的册封诏书倒是缝进了衣服里,此后她便一直随身携带。”心里却说,你想要多少?反正传国玉玺在手,要多少明证弄不来?
小主,
颜五站起来身来,仔仔细细将自己破烂的衣衫给整理一下,随后恭恭敬敬地向郭壹长揖而拜:“三郞出身不凡,又得尚大唐公主,如今又为义军之主,掌握数十州县数十万民众之地,而麾下义军奉义守正,军纪严明,战无不胜,攻无不克,颜某以为,三郞以此为基可复大唐伟业!”见郭壹要来搀扶他,急忙又深施一礼,“幽州颜士明虽敝陋无才,愿追随三郞,以效死力,尚望不弃!”
郭壹一怔:“颜士明?”他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字,但听对方这么一番话说出来,却也知道这颜五——颜士明,却是真正的士家子弟,或许真的是颜鲁公的后人也未可知。
颜士明见郭壹皱眉,便知他没有听说过自己。毕竟即便是他们这一支的颜家后人,在没有家破人亡的时候,也没有出过什么名动天下的大人物,只不过仗着是当地的士家大族,才得以诗书传家,在幽州那一带稍有名望而已。他虽然落魄,食不裹腹、衣不蔽体的流浪了这么多天,但打小形成的士子傲气,却还深埋心底,虽然在云州城内观察了好久,现在却依然想着问明白了郭壹他们这义军的底细,自己相投也不算是辱没了祖宗,或许还能趁着投效得时间早,还能混上个不错的前程,方才终于下定了决心。此时见郭壹只是对他颜家二百来年前的颜鲁公是真心的敬佩,对他这样的颜家后人却一无所知,心里又有些不托底了,急忙说道:“三郞,颜某虽不才,但对于幽州一带的地理人情却还是熟悉的,而且我们家虽然败落,还是有好些亲友仍在当地,如果义军到了攻取幽州之际,我愿去联系旧时的亲友以为内应!”
郭壹笑了起来,摇摇头道:“颜大叔,以后的事以后再说,你既然愿意加入我义军,那我们就是一家人了!你现在身体仍未恢复,先安心的调养,等把身体养好了,咱们再说其它。”
颜士明点点头笑道:“是!我听三郞的,先把身体养好。不然即便是想为义军出力,只怕也是有心无力!”
郭壹点点头道:“对!颜大叔你这么想才好。不管干什么,身体是基础是本钱,没有一个好的身体,有些事情想做也是做不好的。尤其现在处于战争时期,一个强壮的身体更显得尤为重要!”随即喊过一名亲兵,吩咐他等会收队回去后,把颜士明安置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