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西仓

见众人都有些疑惑,郭壹也没法跟他们解释。毕竟工业化政权对农业化政权的打击那是高维度对低维度的降维打击,哪怕是最原始的工业化文明,只要达到了一定的规模,那也不是农业化的农耕文明政权所能抵抗得了的。当下便继续说道:“火器的威力想必大家都看到了,并不会怀疑,所以我们全员火器化的新军,再加上半火器化的义军,对上这天下的所有军队,都是具有碾压性质的优胜之处!在我军火器威力之下,只要我军战略战术得当,那么契丹贼无论来多少军队,都是不堪一击的,这一点大家可以在以后与契丹贼的战斗中看到。如果契丹贼都挡不住我们的打击,那么其它诸侯藩镇割据势力,还有哪一个可以抵挡住我们的打击?”

郭壹这么一说,众人不觉点头。火器的威力他们是都见过了,当初郭壹不过带领义军中的工匠造了二三十门小炮便将杜重威数万大军击溃,现在他们义军——新军也是义军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火炮更多,火枪在新军里人手一支,而且经过长达两年多的训练,又进行过多次拉练和实弹演习,并预设过成百上千的突发情况,如果这样还不能打赢契丹贼,那他们可真算是无能到家了!

郭壹随后又把自己制定的作战计划读了一遍,读完便看着众人说道:“大家讨论一下,看看我拟定的作战方案有何不妥,还有什么漏洞?”

众人随即便纷纷议论起来,也有三五成群的进行小范围讨论的。大家议论了一会儿,便开始提出各自的想法,并提出一些问题。郭壹一边做出解答,一边做着笔记,补充完善自己的方案。

会议持续开了大半天,方才做出结论。仍然是根据郭壹的作战方案,大家做出了更为细致完善的补充。随后散会,各部主官回到自己部队,开始按要求做准备。

郭壹看着众人离开,感觉自己好像又回到了那支让自己付出二十余年岁月的军队里。但一想到在这个开始熟悉但却又十分陌生的时代,他掌握的力量是一支完全从零基础开始的军队,而敌人则几乎是全天下大大小小的势力。便是刘知远那边,也只能算是半个盟友,而不能完全信任。毕竟刘知远所建立的后汉政权,在他逝后继位的刘承佑便挥起了屠刀,砍向了他们这些刘知远打天下的老班底,到那时双方肯定又要刀枪相见,不分个你死我活不会罢休。

部队用过午膳,便开始出发。继续沿着山间崎岖不平的的山路行进,日头还未东山便停下来安营扎寨,用过晚膳便开始就寝。子夜一过,全军便又开始起程,继续赶路。黎明时分到达一处山坳,便又隐蔽起来宿营。此后几天都是昼伏夜出,天色将亮未亮之际便要停下来安营扎寨,黄昏之时便又开始出发。

一连赶了几天山路,在第五天的拂晓时分终于出了大山,看到一片丘陵地带。随后便有先遣人员过来带领各部队分别在丘陵之间的谷地里安下营寨,歇了一天在夜色来临时又开始出发,此时对全体官兵要求得更加严格,当真是人衔枚马勒口,除了行进时的脚步声、牲口轻微的喘息声,几乎便听到异样声音。但不时有栖息的鸟儿受惊飞过,各种野兽的惊蹿,这是大军行进时最避免不了的破绽。如有军事常识的人看到,便会凭此而得出附近有军队行进,甚至一些老手还能判断出大致的兵力人数。

但此时的郭壹已经下令,全速前进而不必理会其余任何事情。因为他们即将进入契丹人管辖的地盘,此时需要的是速度,只要跑得快,便是被契丹人发现了也已经无关紧要了。

一万新军、两万义军,再加上几乎成倍的马匹,使得这支队伍气势磅礴,极为凶悍。

大军在夜色中急促突进,一直走了一夜,又在天色将亮时进入一处河谷地带。全军安下营寨后,郭壹召集各部队长开了个小会,询问了一下各部队状况,是否有掉队的生病的,有的话怎么处理。等听到大家处理得当,并没有什么不妥方才放心,便散会让大家回去,安抚好部队,准备明后天的行军。

这种长途行军,除了新军做过类似训练外,配合作战的义军部队以前是完全没有进行过;此次选调过来,和新军配合,也跟着新军做了一些。如果没有这些训练,估计义军那边就会出现炸营、哗变之类的意外来。这是所有旧军队的通病,义军虽然好一点,但也只是稍好一点而已,比起新军来还是要差上一些。具体表现就是掉队人员较多,因长途行军而发生的扭伤等意外状况也比较多。好在事先做了周密安排,有收容队收容掉队人员,更有伤病营收容伤病员,给予周到的医治和看护。

白天仍然是严密警戒,除了少数岗哨外,全军人员不出营帐。等到夜色降临,又开始出发。

昼伏夜出的状况持续了两夜,大军终于停了下来,在一片河网地带、草长几与人高的偏僻之处驻扎下来。

李成孝带着几个骑兵秘密出营,直到夜色降临,领着改装蒙面的吴国成、祁宜泽两人来见郭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郭壹见两人取下蒙面巾后,额头上全是汗水,急忙让坐,又让人倒茶。几人喝了一碗茶水,方才缓了过来一般,随后便向郭壹禀报他们带来的情报。因为他们是带着手下出来给契丹骑兵放牧牛羊,所以才能抽出时间来这边,与郭壹等人匆匆忙忙交谈一会儿后,李成孝就要把他们送走,却又被郭壹喊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