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无论内外,大家仍然习惯地称之为新军。
紧接着便是清点补充粮草和武器弹药,重中之重便是新军和特种作战大队又补充了许多小型火炮和炮弹。
因为现在的各处工坊所制造的火炮,仍然是那种傻大黑粗类型的实心弹火炮,主要是供给太原留守府,以换取义军所需的各种物资,所以这种火炮并未给新军配备。新军使用的仍然是那种看起来并没有实心弹火炮威武的小型迫击炮和火箭炮,这种小型火炮看起来很简单,分拆开来两个人就能把炮管炮架背走,当然也可以用一匹驮马驮走,而配备的炮弹看来也不大,便是外人看见,也会以为其威力远远比不上给太原留守府制作的实心弹火炮。
新军仍然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热火朝天的训练,而各地的情报仍然如地下的河流一般,源源不断地流向郭壹这边新设立的参谋部。而来自石晋的一份最新的情报,让郭壹一看便大吃一惊,不由得在桌子重重拍了一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孟崇周等人一见郭壹如此失态,急忙过来询问。
郭壹将这份情报推给他们,让他们细看。
孟崇周等人仍然有些纳闷儿,便让最年轻的安方平念出来。
原来这是一份石重贵下旨,由石晋朝廷颁布的正式委任,委任原被石敬瑭一撸到底的杜威——也就是因避石重贵名字中的“重”字讳而改名的杜重威,因将石重贵奉承的得意,不但早就官复原职,还加了顺国军节度使,与契丹决裂开战之后,又被委任为幽州道招讨副使。而奇怪的是,幽州道招讨使是刘知远,却正是杜重威的对头。也不知石重贵是怎么想的,将这两个对头弄成搭档,难不成他还让两人唱出将相和不成?现在与契丹的大战,已经有了决战的意思,西边仍由刘知远负责,已经屡次挫败契丹的南侵,迫使其无功而返,这也多亏了河东多山地形,并不利于契丹马军,而刘知远这边又有了火炮、火绳枪,虽然麻烦点,但较之弓箭还是要强得多,毕竟训练成建制的大规模的火枪部队,要比训练成建制的大规模的弓弩部队要划算得多不说,威力也更加巨大。
契丹西路军南侵不顺,看起来根本不可能得逞,耶律德光也只得把希望寄托在东边,便不断的调兵遣将,加强东路军的进攻强度。而石晋这边,因为刘知远抵抗契丹得力,还不断地将打退契丹西路军的捷报送到他这里来,这使得石重贵又是高兴又是忧心。高兴得是西边有刘知远顶着,不用担心契丹从那边突破,担心的也是刘知远战功越来越大,威望随之也越来越高,已经有点功高震主的苗头了;但这个时候他可不敢拿刘知远怎样,还得不停地奖赏鼓励。但刘知远的成功,也就显得石晋军队在东边战场上的无能和平庸了。
可石晋朝廷中,也有不少人知道,刘知远击退契丹西路军南侵,一则是其骁勇善战,二则是因河东地形利于石晋军队,而不利于契丹马军,而东边战场则是广袤无垠的大平原,利于契丹马军而不利于石晋军队;第三则是因为耶律德光亲率契丹精锐,试图从东线突破,直入中原夺取东京汴梁;而石重贵当然不想当亡国之君,大多数石晋官员自然也不想当亡国之臣,不由得都开始了拼命抵抗;这几种因素加起来,便造成了东线战场的胶着状态。
此时众人看到的情报是,石重贵竟然又将那个草包姑父杜威给升官了,不再担任刘知远的副手——杜威虽然被任命为刘知远的副手,但一天也没到任,众人都知道这是石重贵给杜威升官的一个捷径,并不是让他去给刘知远帮忙的。要不然真让杜威去,他敢不敢倒是其次,刘知远倒是真敢找个借口弄死他!而现在石重贵则免去杜威所任幽州招讨副使一职,直接任命杜威为北方行营招讨使,顺国军战场附近的石晋大军统统由其节制。
孟崇周等人看来,都不由得摇头苦笑起来,纷纷议论石重贵怎么就猪油蒙了心,重用起这个赫赫有名的大草包来,看来是真的想做一做亡国之君了!
郭壹闭上眼睛,沉思了一会儿,随后便睁开眼睛,笑了起来,把桌子一拍:“不管它!既然石重贵找死,那就让他死吧!他死了耶律德光也得不到什么便宜,甚至还会把他那条老命丢在中原!咱们就撇开他们这一摊,专心致志地干咱们自己的事!”
众人一听,又惊讶地看着他。
郭壹大步走到墙壁上悬挂的大型地图前,看了一会儿,把手往地图上方一指:“筹划了良久,咱们就在等一个时机,现在看来时机已到,可以打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