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壹则与孟崇周汇合,将今天需做的事先捋一遍,然后告诉带工的各个小头目,便开始干了起来。两人又在工地上转了一遍,郭壹便又让孟崇周派人取来了文房四宝,自己便回房去,紧张的去编写教材。
孟崇周在工地上看了一会儿,便也回到这房里,拿起郭壹写完的一摞纸张,细细看了起来,看完后便问这些都是做什么用的。
郭壹坚持把这一会儿的思路写完后,方才放下笔,活动着双手答道:“伯父,我们现在要做的这些火器,只要训练一段时间便可熟练使用,时间只要两三个月就可以;但若是想做更好的火器,再把那些更好的火器配备给军队,让那些将士熟练的掌握、使用,必须有相当程度的文化水平才行!我说的这个相当程度的文化水平,不但要识一两千字,还要会基本的计算,如此才能将火器更好的运用。”
郭壹说到这里,拿起一张纸来,画了一门火炮的简易图,然后在火炮指向再画了丘陵、小山、河流之类的地形地貌,再在火炮和这些地形中间划了一道线:“假如说我们要用这门火炮攻击隐藏在这丘陵、河沟、山丘后的敌军,这中间的距离距离不等,那么怎么才能将火炮炮弹准确的打到他们的隐藏处呢?这就需要一定的计算,这是现在很多人都没有掌握的知识,便是我把这种火炮做出来也没用,因为没人会使用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孟崇周皱眉看着纸上图画,慢慢问道:“那你也不能使用吗?”
郭壹说道:“现在如果材料工匠齐备的话,我能做出些最多打上一里多地的小炮来,但是也得给我配上十个左右的助手,经过一段训练才能使用这样的小炮;但这种大型火炮,需要一个班组好些人来配合才能使用。但无论是大型火炮还是小型火炮,都得计算。我是没问题,但咱们现在还能再找出一个来吗?所以我得将教材编出来,能教几个是几个,到时候只要能把一个小炮班凑出来就行!”
孟崇周眼眉又皱了皱,点点头道:“看来你要的那些少年就是为了这些火炮?”
郭壹笑道:“我要那些少年可不单纯的是为了火炮,一支能够熟练使用火器的军队,配备的可不只是火枪火炮,还有别的,比现在使用冷兵器的军队要复杂多了。所以学习,是最火器军队最基础的事!另外……”他看着孟崇周道,“伯父,如果你能把这义军所管辖的十几二十来万人,全部跟着学文化,能有一半……不……哪怕有十分之一的人能够熟练掌握我所编写出来的教材,然后再经过重新编练,组成新式火器军队,那伯父就可以带着这些人去争夺天下了!什么石贼、契丹贼……在新式火器军队的枪炮下,胆敢顽抗,便只有粉身碎骨的下场!”
孟崇周心头大震,双眼蓦然睁大,看着郭壹说不出话来。稍停片刻,他方回过神来,想着那火器便是再怎么厉害,就是能武装起一两万人,又怎么可能去和那石贼、契丹贼争天下?毕竟石敬瑭麾下怎么也能有二十多万大军,契丹贼更不用说, 胡人善骑射,几乎等于全民皆兵,除了老人孩子上不得战场,那些男人甚至青壮年女子都能上马挥刀、驰骋飞箭,虽然不善攻城,但野战可是极其厉害的。虽然奉圣义军最精锐的那几千兵马对上同等数量的契丹贼军也毫不畏惧,但他们人数还是太少了,马匹也不如对方,所以一般来说是绝对不会和大量契丹马军硬碰硬的。只有遇到少量的契丹贼,有便宜可占的时候他们才会打上一仗。
郭壹见孟崇周先是精神一震,随即脸色又恢复正常,并无异色,更没接他话茬儿,知道孟崇周并不相信他的话,便又画了个图,指着图上的小炮和对面影影绰绰的骑兵说道:“伯父久经战阵,想必与善于骑射的契丹贼马队也交过手,如果两军对阵,那契丹马队会在多远的距离上列阵,准备冲击?”
孟崇周对于他这问题根本不用思考,脱口而出便答道:“两军对阵,如果我军是步军,敌军是马队,则距离相对较近,契丹贼会在一里开外列阵准备冲击;如果两军都是马队,如果狭路相逢,那就是谁先发起冲击谁占便宜,就没有列阵一说了;但要是两军对垒,则距离在两里左右,毕竟双方都要列阵,布置冲击对方的先后次序。”
郭壹笑着一指方才画的图画:“那如果我军有这种火炮在双方相遇布置阵列时便开始向对方发起炮击……就是用火炮轰击对方阵形,一炮轰过去,方才几丈之内非死即伤;若我军带上几门火炮或是十几门、甚至几十上百门火炮……,伯父,你觉得对方在几十上百门火炮的轰击中,会是什么情形?”
孟崇周闭上眼睛,仔细设想着用大量火炮轰击对方的情形,可是凭他怎么设想,也设想不出来那种场面。毕竟他见过战争场面不少,可都是他所熟悉的;对于火药……他当然知道,火药有时会爆炸他也是清楚的,先前郭壹也曾在他们面前给他们试验过那火器的威力;但将以火药为主的兵器用在战争的主要配置武器之中,他便是怎么设想,也只有一片茫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