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准备一下,天亮后随我一道进城。”谢询突然道。
“你要带我进城?!”乔西以为自己听差了,她知道这里的女人及少进城,一来是穷,二来是女子不好抛头露面。
听何氏说村里有些老妇人一辈子也没进过城。年纪轻的也只是在备嫁妆时去一趟。
谢询丢下话就朝后院走去。
乔西朝他背后道了声谢,高高兴兴地回屋睡觉,心里还盘算着进城后要备些什么东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正好也看看周边的地形,还有这个朝代的民风,若民风纯淳为人和善,指不还能找到别的出路,不用呆在这天天看他的冷脸。
*
眼一闭一睁天就亮了,乔西没怎么睡,最后一道鸡鸣时就醒了。
谢询也早早起来,他捆好野猪,扛肩上就往县城去。
大坝村离东林县其实不远,也就十里路的距离,走惯路的人不到半个时辰就能到,但乔西的脚伤刚好,而且她也没有走过远路,很快就与谢询隔了一大段的距离。
谢询等了她数回,早已没了耐心,路上正好遇上一位赶驴车的熟人,干脆给她付了车资。
乔西揉了揉酸痛的脚,看着扛上百来斤野猪也能与驴车平行的谢询,她拍了拍空位:
“谢大哥,这儿还有位置,你快上来吧。”
回应她的是谢询更快的步伐,就一小会功夫又把驴车甩在后面。
“姑娘,你是谢小子刚进门的媳妇儿?”赶驴的大爷问道。
乔西腼腆地扯了扯嘴角,“大爷莫乱说,我们还没成亲呢。”
“哈哈,那看来也是好事将近了。别担心,这条路谢小子走了十几年,累不着他。”
看来两人是老熟人了。
“大爷,离县城还有多远?”
“快了快了,过了前面的石桥就能看见县城了。”
大爷又道,“你们大坝村离县城近,村里人几乎不坐车,可见谢小子有多宠你哟。”
乔西笑了笑:“有劳大爷了。”
大爷继续问:“听姑娘口音,不是本地人吧,可是京都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