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瑜的这番策论,在她听来简直丝丝入扣,逻辑严丝合缝。
盐商们就如同蛛网上的猎物,越挣扎越无力,每一步都在算计里,偏不自知渐渐落入了死局。
她心中悸动之余,不免又想起贾瑜当初的文章: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或许只有这样的人才能配得上所谓的“中国少年”吧
她从屏风后轻轻向外望去,只见少年长身玉立,侃侃而谈,神态从容。
再搭配上那棱角分明的五官,一袭青衣的贾瑜竟恍如天上人。
黛玉的心跳竟又快上了几分。
不同于林黛玉这样没见过世事比较好忽悠的文学少女,
王怀川林如海思索一阵后,对视一眼,都从彼此眼中看出了对方的意思。
林如海笑道:“小师弟,你这恩威并施,只怕还没说完吧?”
贾瑜暗自称赞,林如海不愧是天子肱骨,这反应真是快。
他点点头承认道:“我这手段看似为阳谋,盐商们不得不跳,但实际上却有两个核心之处要把握清楚,务必不能出半点差错。”
“一是,如何让盐商明白我们推行票盐法、缉拿私盐的决心,让他们心生畏惧又不至于鱼死网破。”
“二是,如何让老圣人模糊立场,不要一开始就旗鼓鲜明的站在对立面,给盐商们反抗的底气。”
林如海听了暗暗点头,放宽了心。
屏风后的林黛玉听了更是恍然大悟。
这两点,用前世的话来说就是,虚张声势+信息差,实际上都是古代所谓的阴谋,不可告人。
只有阴谋成功,阳谋才能顺利达到想要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