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括练兵

征兵令 北极星不冷 2393 字 9天前

赵括的举动确实震惊了赵国上下,赵王问赵胜,赵胜曰:“甚有乃父风范。”问赵豹,赵豹曰:“故作大将态,惜名而不爱兵,寡恩而又武断。”总之千人千口,各执一词,赵王一时也拿不定主意,只是口头褒奖一番,并未实质奖励赵括什么,且行且看他手段如何。

赵括行走于军前,士兵皆为敬而远之,避之不及。赵括反倒是觉得杀鸡儆猴之功效,这是自己的威严震慑到众人,作为将军本应该有的高度就该是这般。父亲赵奢虽然是一代名将,爱民如子,为官自清分财与众,为将自廉爱兵伤己。这与赵括的原则格格不入,要知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如果将领连自己应得的荣誉和奖励都要分给所有人,那这个将军之职还有什么可吸引大家争相来做呢?胜,一无所有,败,脑袋搬家。

赵括虽有纸上谈兵之隙,但却是个实实在在的实干家,要知道战场上没有胜败,只有生死。操练士兵不局限于一板一眼的动作,而是克敌制胜的方式方法,他摒弃常规训练,改操练为混战。每日分为红黄两队对决,场内的棍棒、木剑甚至石头都可以作为武器,混战没有规则,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不惜一切办法将对手打倒,直至对方最后一人。士兵们早就厌倦每天的训练,好胜之心人皆有之,分队混战激发出众人的阳刚血性,一天下来,人人都挂了彩,鼻青脸肿是小伤,伤筋动骨是正常,赵人本就争强好武,如此一个月下来,整个邯郸大营弥漫着浓烈的火药味,动辄单打独斗,亦或群起殴斗,赵括都是睁只眼闭只眼,只要不闹出人命,赵括皆会纵容士兵争抢,队伍想要有血腥,就要唤醒他们的狼性,只有内心有欲望,他们才会用命相搏,训练如此,战场上亦会如此。

赵括练兵总会引来朝堂上的非议,以楼昌为首的清流上书赵王诽谤赵括乱军之罪,称赵括不谙军纪,将邯郸大营搞得乌烟瘴气,士兵被训练成市井之地痞无赖,荒废训练不说,怂恿士兵打架斗殴,邯郸大营不是训练营,反倒成了伤兵营难民营,人人负伤不说,还滥用刑罚,无故将狄横等将领杀害,于军不利,于国大害!如今长平战事未平,倘若继续支援,邯郸大营这三万将士,兵不像兵,将不像将,如何拉到战场上与虎狼之秦硬碰硬?

赵王当然听了进去,安抚了楼昌,送走这波清流大臣之后,便带了五百近卫兵去了邯郸大营。待赵王的銮驾被守卫拦在营外,任凭侍者百般恩威并施,守卫依旧是坚持“不持令牌不得入内,未得将令不得入内。”赵王敬佩赵括治军严谨,但又有些忌惮其目中无君,想来想去还是有些哭笑不得。直到赵括巡视看到门口动静,这才将赵王迎了进来,校卫场上依旧是一片混乱:几十个士兵格斗在一起,有的手执棍棒你来我往,有的拳脚相加一攻一守,更有甚者直接抱团打滚扭打在地。赵王坐在銮驾上,问站在一旁的赵括道:“马服子,如此教习可有成效?”

“启禀我王,括之训练军法,可有三好!”

“说来听听。”

“一者技也,士兵在单兵作战中,可不断摸索取胜之道,训练时多自由发挥,战斗时便会有迹可循,根据经验来应对局面;二者气也,士兵在技能上提升,便会大大提升士气,俗曰:艺高人胆大也,战前练技亦是练气,气足则势不可挡;三者性也,人言秦军乃虎狼,持则血性也,我赵人本是血性阳刚之躯,受常规束缚反倒局限了士兵的能动性,狭路相逢勇者胜,士兵有技、有气、有性,何患不赢也。是故末将如此练兵。”

“寡人信汝如信乃父,然朝中大臣多有非议,是故前来一探究竟。”

“我王圣明,若王上不信末将,便不会来军营问之,赵括愿君前验兵,以示清白。”

“正合寡人心意,如何验兵?”

“末将观王上近卫军个个虎背熊腰,但的上万里挑一的勇士,不如军营出五十人与王上的近卫五十人对决,胜之则练兵无非议,败之则括辞官而归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