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王殿中,熊侣正与侍臣们聊着刚刚大将军府中发生的事,其中一人正是刚刚那一众亲信中的一个。
“说是想让大将军出面挽回如今的颓势,他却始终不允,还说相信大王是个仁慈之人。”
“呵,算他识相,”熊侣露出满意的神色,“打完这一仗,我还能给他个闲职让他养老,也不枉我二人君臣一场。”
“大王仁义,令人钦佩,更兼之少主如今也已长大成才,最近,运输过来的军粮再也没有发生意外,城中的民心也是逐渐稳定了下来,这一切,全离不开大王的指挥啊。”
众人恭维的话语也是让熊侣越发飘飘然起来,孙叔敖与儿子的表现才是让他敢于逐步摆脱吴起的一个重要缘故,孙叔敖可是知根知底之人,比吴起可要让人放心太多。
“呵呵,我计划等他二人返回之后,就让我儿接过军权,由孙叔敖全力辅佐,诸君以为如何?”
熊侣的建议让在场的成得臣、子重、子反等智者不由得皱眉,不过想到还有孙叔敖在一旁照应,终是没有出声反对。
“主公高见,少主统军,孙先生辅佐,我军定当战无不胜!”
场中一片赞同之声,加上自己看重的几名重臣也没有出言反对,这也让熊侣坚定了想法。
待得熊灿礼、孙叔敖二人率军返回之时,城内竟是摆出了巨大的欢迎仪式。
楚国少主一人骑着高头大马昂首向前,一旁的孙叔敖都成了他的陪衬。
加上提前安排好的侍者,一路上不断向着周围人宣扬着此行的功绩,也是让不少楚军对于这位他们耳熟能详的少主有了一丝信任。
城头上,吴起仍是站在城墙边眺望着远方,眼中始终盯着远方的敌军大营。
“大将军,他们也太嚣张了吧,我们一路上攻城略地,都没有得到大王如此重视,他们只是稳固了一下后方的粮道,便得到如此礼遇,这也太不公平了。”
几名亲信都是义愤填膺,为吴起的遭遇打抱不平。
“呵呵,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
吴起说完这两句便转身离开,只是心中还有下一句没有说出口。
“眼看他楼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