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大帅被杨勇给一反问,整个人一愣,想想自己驻守边关的这几年,边关的将士们经常缺衣少食,甚至还要被朝廷给亏欠军饷。
直到一年前,用上了徐先生的办法,在边关屯田造器,对边关给予了一定的补充,才基本上做到了自给自足。就是这“自给自足”,也只有在朝廷对边关现有的补给不断缺的情况下,才能够勉强做到。
熊廷弼细细想想,自己身为边关主帅,身边无钱无粮,还真的不能给予像杨勇这样的边关将士什么,也不能答应他们什么。
“那军功呢?边关的士兵们不是还可杀敌立功升官吗?”熊廷弼忽然想到了这样的一个情况。
可是再仔细一想,似乎又不行。
辽东边关,虽一直以来号称重兵把守,整个辽东也有几十万明军驻守。但熊廷弼心里很清楚,此边关虽有几十万人驻守,然而这些士兵们的战斗力太差,用于防守勉强还行,却无法正面与关外的敌军抗衡。
“只能防守,不能正面杀敌立功,又咋能有立功的机会?边关的这些兵士又何时才能够升官?”想到这,作为主帅的熊廷弼,都有点觉得,这些边关的将士似乎看不到希望,也无希望可言。
一旁的徐啸,见一个堂堂的边关主帅,竟被一个俘虏给问的犹豫不决,失了士气,觉得很是可笑。
经过这几天对辽东边关的了解,徐啸也早已知道了边关的一些情况,因此杨勇的反问,徐啸也很清楚为何让熊大帅出现如此反常的情况。
可是对于杨勇这个人这件事,徐啸认为即便辽东边关再让他看不到希望,也不该是他叛国投敌的理由。
想至于此,徐啸冷冷的向杨勇开口道:“杨勇,你所说的这些,难道就是你叛国投敌的理由吗?”
杨勇见刚才问他话熊大帅并没有说话,反而一旁徐啸在问他。又想到自己现在的这个叛国加俘虏的身份,心里就更加的不平衡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