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正月十六闹元宵

俗话说“十五月亮十六圆”,正月十六闹元宵,是这个小县城特有的重大节日和民俗盛会。

这是一个古老的节日,各种古老的传说让节日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热闹程度远远超过了春节。

今天的晚饭,要吃凉米线、凉卷粉,这是这边过正月十六的习俗。寓意着吉利平安、身体健康,从药理上说,吃凉粉可以扫一扫春节期间肠胃里由于吃了太多大鱼大肉而堆积的油腻和肝火。

吃完晚饭,许家一家人,迫不及待出门逛街去了。

元宵佳节的县城,各地张灯结彩以庆丰收,老幼相携游于会津桥和南大桥。

民间传说逛南大桥有“祛百病”的神奇功效,丢石子可以消灾,摘取别人家的青菜也叫“偷青”,能够清吉平安,不吃汤圆吃卷粉。

这些独特的习俗已经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深深扎根,随同县城境内的南盘江江水一直流淌了数百年。

每年正月十六晚上,明月当空,承载着历史记忆和来自四面八方人群的南大桥,丢石子的,燃烟花的、放爆竹的、烧香的,南来北往,川流不息、人声鼎沸、不绝于耳。

晚饭刚过,人们穿着节日盛装,男女老少纷纷走出家门,涌向街头、广场、公园、学而书苑、四方古街、大觉禅寺。

还有很多从各个乡镇进城到南大桥丢石子的,甚至还有从周边外县和外市跑过来凑热闹的。

等到明月高挂,年轻小姑娘小伙子们,就会跑到人家菜地里偷青,这里的老话说的,谁如果偷了别人的菜,挨了主人的骂,这一年都会无病无灾,万事大吉大利。

年轻人图热闹,于是出行的时候,拿的是背篼,麻布口袋……白天,他们联络同伙,派人出门踩点,设计路线,装备防滑黄胶鞋,手电筒,口袋,背篼等作案工具,伺机而动……

根据多年的经验,农民伯伯知道元宵节之夜,自己地里的心肝宝贝菜要遭受浩劫,所以在白天,他们也有要做的事情:教育自己家里的孩子,偷菜可以,别把那些娃娃领到自家地里去,同时也亲自出门,挑上一扁担粪,到自认为会被偷的菜地去,挨个浇……

还有一些大人,同样装备胶鞋,手电筒,一根棍子,去蹲到自家地里守青,当然也有带背篼口袋的,用于没收被抓的小孩的菜(被没收的菜不一定是自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