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那个人不是真正的母亲,可只要有某种羁绊,走投无路的人都愿意去抓住那根救命稻草。
那是萧循选择的精神支柱,支撑萧循走下去。
他在父母死后也妄想通过寻求精神支柱来激励自己活下去。
最先是对父亲工地死亡的怨恨,同时也痛恨自己18岁时的无能。
所以他一步步走到了今天,成为了当初间接害死父亲死、丝毫不负责任包工头一样的职位。
为什么会选择包工头呢?
是他无数次在幻想,如果当时的包工头是他,他是不是有能力救活他的父亲和母亲。
如愿以偿后,他还是感觉心空荡荡的,有亲近的兄弟可以诉说,可回了家还会不自觉回想起父母在时的样子。
亲人的失去不像是一场急促的暴雨,暴风雨过过后哪怕迎来了彩虹,依旧还是有无数场闷热又让人心烦意乱的连绵阴雨。
它随时随地都会在某个瞬间刺痛你。
最后他选择了爷爷奶奶。
而萧循选择了逃离那片伤心地,来寻找母亲死前都在惦记的姥姥。
徐舂融是这么回答萧循的:“因为我的宝贝开朗乐观,他还想幸福的生活下去,不想变得阴郁、变得不像自己。”
萧循听到,眼眶立马就涌起了泪水。
母亲死后的这一年内他的确不如以前那般开朗,面上还是和所有人都嘻嘻哈哈的,回到家心就沉到了底部。
他快乐不起来。
可是他知道他妈妈也不希望他这样的。
心病只能自救,但萧循依旧救不了自己。
或许他在十年后再回看这段经历会觉得也不过如此,但他现在能不能过了这一年都是问题。
萧循或许该庆幸自己鼓起莫大的勇气来到了乡下,碰到了徐舂融。
徐舂融因为经历过,并宝贵着他,所以徐舂融能理解他的痛苦。
徐舂融不像心理医生那样就是简简单单的几句安慰,也没有像其余人那样责备他或者是在和他讲大道理。
“人死不能复生,你该过好自己的生活,你是为自己而活。”
“你已经成年了,难不成你要死要活的等谁来为你负责吗?那你死了也是活该,自己的命不珍惜,谁能替你珍惜的了?”
萧循知道的,萧循也不想啊。
他明明已经在很努力的活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