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诸葛亮请曹操坐下后,才自顾自地说道:“如今天下大势,在于伐交。兵法有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晋楚两国虽然势大,可采取的策略,毕竟是攻城掠地。魏王认为,就以晋国来说,为何要答应与楚国的合盟,他们最惧怕的情况,是什么?”
曹操皱眉道:“那是因为,在晋国,皇室不如世家势大?”
诸葛亮点头道:“魏王只说对了一点,晋国面临的情况,其实不只是内忧,皇室出重兵伐我大秦,必然是孤注一掷。
拖延晋国,只需做到远交近攻即可,但是若想要真正击垮晋国,还需从他们的内部做做文章,这也是在下此前所写三家分晋之策略根本。”
曹操下意识好奇道:“先生认为,三家分晋,当真可成?”
诸葛亮笑道:“为何不成?自晋帝登基以来,境内世家染指中枢,手握重兵者不在少数。 仙门遗孤
姬重耳自诩雄主,其政策多变不一,以使民怨沸腾,征我大秦,更是劳民伤财之举。
若一时不见成效,民怨岂能抑制?世家岂可甘心?先乱其君臣和睦之心,在扰其民,则国内哀声必甚。
小主,
谋交合二为一,方可为我大秦取胜之道。”
这番话听似简单,然则要真正实施,却无比困难。
曹操听得起劲儿,二人就当前局势,商谈半天。
期间,诸葛亮说的一句话,更是让他对大秦的未来,充满憧憬:
“我主年少雄心,文成武德,当有千古一帝之姿,若晋楚败北,则我大秦,可趁势崛起,雄霸西域,经几世奋发,当可与夏争雄。”
这里的我主,指的是嬴渊。
西域,指的是大秦、晋楚三国之间,在列国中的位置。
并非是那个西域。
雄霸西域,是指成为三国之间的霸主。
与夏争雄,是说,大秦将来,可以与夏朝一争高低。
曹操是万万没有想到,诸葛亮竟敢这么想。
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