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登道夫微微点头,接着说道,“我们可以派遣第八集团军进攻希奥利艾,让俄国人误解我们的进攻方向,然后再派遣第九集团军进攻俄国第一第二集团军的结合部。”
兴登堡握紧了拳头,“这需要康拉德的配合,他要在加利西亚牵制住俄国人的主力。”
鲁登道夫看着兴登堡,微笑道,“去年的战斗已经证明,他是个有能力的盟友。”
... ...
1915年1月17日,康拉德踏上了返回东线前线指挥部的道路,心情沉重,如同他笔挺的军服上的厚重装甲。
他的前线指挥部位于克拉科夫的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堡内,这是一座雄伟的文艺复兴时期建筑,大门高耸,显得尊严而庄重。壮丽的拱形天花板高高嵌在头顶,壁纸以金白交错,宛如历史的浓墨重彩,然而此刻的康拉德并未为此分心。
他步履沉重地推开大门,走进自己的办公室,疲惫的身体如同被压在了沉甸甸的军事地图下。宽敞明亮的办公室内,阳光透过厚重的窗帘洒在雕花的桌面上,但这并不能驱散那如阴霾般的沉闷气氛。
他刚从维也纳返回,那里的政治斗争和军事压力让他的心情压抑。康拉德打开一堆堆由他的参谋秘密送来的战报和电报,全是关于东线的紧急消息。紧急的战报,催促的电报,如同狂风骤雨般,无情地撞击着他的心。
他的眉头紧锁,深深的皱纹刻画出他此刻的忧虑。他默默无言,只是凝视着那些让他内心痛苦的文件。沉默片刻后,他叫来副官,语气沉重地说:“把这些文件分类,我现在要先休息一会。”
然后康拉德起身离开,疲惫地向私人卧室走去,准备稍作休息。他的脚步沉重,每一步都如同承受了千斤重量。
就在这时,一份来自德国的电报到达他的手中,消息让他稍微挺直了身体。电报显示,兴登堡希望能够在东波兰地区再次发动一场攻势,德国从左翼进攻,奥匈帝国进攻右翼,将在布列斯特以西的俄军消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