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后面有人牵过一匹神俊高大的大宛马,将缰绳递交给刘信,刘信随后转交给了刘备。
刘备当然明白,刘信这是示意让他骑乘这匹宝马,也就意味着刘信把如此贵重的宝马送给了自己。
刘备内心感动,与刘信分别骑乘宝马在前,却始终错身在后于刘信半个身位,缓缓向洛阳城进发。
五千益州将士在军部副总司令朱儁的带领下,直接入驻北营,这里已经备好宴席,为五千益州将士接风洗尘。
刘备、张飞和法正则沐浴洗漱一番后,跟随朱儁来到洛阳皇宫。
这里才是正席,刘信早已布置好一切,盛情款待即将成为大汉远征军第四军团的主帅刘备。
四支远征军的主帅中,只有刘备有着如此隆重的欢迎仪式。
第一军团袁绍,那是被直接打败后成为俘虏,经刘信一番开导后,才重拾心中希望,决心归顺刘信,虽然也参加了刘信无数次的大宴,但都不是今天这样的欢迎仪式。
不过袁绍的第一军团是目前为止,唯一在世人面前露过相的。
想当初,阅兵典礼上,每支队伍均不超过五百人,唯独袁绍的远征军是齐整的万人军阵,着实在燕国军民面前大露一把脸。
同时也让所有人知道,原来燕国除了六大军团、异族军团之外,还有其他的军团。
第二军团孙坚,在联盟讨董分崩离析时,便早已投靠了刘信。
那时候孙坚仅是一郡太守,比起手握青冀两州的袁绍、坐拥兖州和益州的曹操和刘备,地位上就差了一个等级。
不过刘信从未亏待过孙坚,不仅给孙坚举荐了无数人才,让他自主统治荆南四郡多年,而且这些年还为他尽心竭力的培养两个儿子,甚至非常信任的让孙策作为自己三支护卫营的统领之一。
在阅兵典礼上,孙坚作为其中一支献礼队伍出现在现场,刚回归燕国便被派到如此隆重的场合,一度得到全场的盛誉与赞赏。
最重要的是,洛阳一别时,刘信曾与孙坚促膝长谈整夜,这样的待遇怕是跟随刘信多年的臣属都不曾有过。
第三军团曹操,虽然没有跟燕军短兵相接,却已整军以待,隔河对峙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