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洞悉人心,鬼才郭嘉

唯独其意图不可预料。

郭嘉知道众人所想,看着众人期待的目光,没做停顿,反问道:“众位以为杨彪说动徐荣后,为何却以杨彪为主?”

“嗯?”众人不自觉正了正身体,眼睛也瞪了起来。

对啊,即便杨彪被董卓任命为当朝太尉,位列三公,地位超然,但徐荣可是拥兵数万。

就算两人达成协议,那也应该是杨彪投靠徐荣,让徐荣大军作为自己的保护伞,自己则作为徐荣的军师或者幕僚。

但事实却是杨彪成了这支大军的调配者,这就耐人寻味了。

众人好似想明白什么,郭嘉嘴上翘起一弯弧度,解释道:“杨彪能在董卓手上得以重用,无非董卓不想得罪天下所有士族,而杨彪深谙蛰伏之道,仅凭一己之力,无力回天,不若委曲求全、寻机而动。”

郭嘉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董贼死于受禅台,所有人都猝不及防,但对于杨彪来说,便是天赐良机,徐荣虽被董贼重用,却不与董旻、牛辅等人同流,严格约束麾下将士,与民秋毫无犯,徐荣大军算是董卓军中唯一的清流了。”

曹操听到这里,想起了被徐荣战败的曾经,不禁也对徐荣佩服不已。

当真是不可多得的帅才。

于是,曹操接道:“正因如此,董贼死后,知遇之恩已报,徐荣心无挂念,恰巧杨彪前来游说,两人便一拍即合。”

“没错。”郭嘉颔首,“杨彪是长安士人的代表,徐荣既已回心转意,自然以杨彪为主,一来,徐荣知道董贼死后,董贼集团必不长久,二来,杨彪乃当朝太尉,官职大于徐荣,三来,待他们重返朝堂,杨彪等士人可保徐荣。”

说到这里,众人终于明白过来,尤其是五大三粗的武将。

“这么说,子和之策便可行了。”夏侯渊说道。

郭嘉向夏侯渊和曹纯点点头,“可行,但务必谨慎,以免打草惊蛇。”

曹操看着郭嘉胸有成竹的样子,心中大喜,知道他必是心有腹稿,连忙问道:“奉孝可有良策?”

郭嘉看向曹操说道:“嘉以为可用杨君侯在三辅的势力进行部署,逐步蚕食其他势力,待斥候传回杨君侯大军位置,嘉便前往联络杨君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