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儒连忙上前去扶董卓,好似生怕这家伙站不住,再跌倒似的。
“岳父大人别急,且听小婿娓娓道来。”
将董卓扶着坐下后,李儒说道:“刘信乃先帝所封大汉燕王,无论从法理还是正统上,我们想去改变,实属困难重重,因此其他诸侯跟燕国对峙之时,心中难免有所顾忌,即便曹操等人无所顾忌,那他们麾下的文臣武将也会心有所虑。”
“对对,文忧说的对。”董卓好似终于找到了刘信为何能无往不利,占据半壁江山的原因一般,“刘信他有着天然的优势,再加上燕军骁勇善战,难怪他能战胜树大根深的袁绍。”
“岳父英明。”李儒不失时宜的奉上一记马屁,继续说道:“曹操他们画地为牢,割据一方,天下早已呈春秋战国之势,之所以他们不敢称王,不过是怕法理难容,千夫所指罢了,其实心中早有想法。”
董卓认真聆听,也在认真思考李儒的话,“这好办,咱家进宫面圣,让小皇帝册封他们就是了,为何要废掉他?”
李儒摇摇头,“即便册封了他们,小皇帝还在,他们的心就还都放在长安,若天下没有了皇帝,岳父您猜会有几人称王,几人称帝?”
董卓先是一愣,随即哈哈大笑了起来,“哈哈,文忧说的对!如果没有了皇帝,他们肯定会迫不及待的称王称帝,到时他们相互攻伐之势更烈,咱家就可坐收渔翁之利了。”
突然董卓又觉得不太对,止住笑意,问向李儒,“俗话说国不可一日无君,咱家即便废除了小皇帝,但小皇帝还在,他们怕是不认。”
李儒吊足了胃口,终是站直了身体,一手背后,迈着沉稳的脚步,开始指点江山,“无妨,先以小皇帝名义册封他们公爵,让他们摒弃礼法,践踏祖制,再小皇帝禅让皇位给岳父,三推三让,岳父情非得已接受禅让,岳父登基之后,晋封他们王爵,以示拉拢之意,最后重蹈少帝覆辙,彻底断他们念想。”
李儒这一计不可谓不狠毒。
自刘邦白马之盟,刘彻推恩令之后,大汉已经没有了异姓王爵和公爵。
以皇帝之名册封他们公爵,若是他们接受了,刘姓诸侯还好,异姓诸侯便是违背祖制。
但是他们现在已是一方诸侯,手中权力与诸侯王别无二致。
怕是有很多人巴不得得到这个爵位呢。
即便考虑到面子问题,那也非常简单,还是走三推三让的流程呗。
如果你就是一根筋,硬是不接受,那好,你好好履行你官职以内的职责就好了。
就像曹操,身为兖州牧,那你就老老实实牧守一方,就别考虑东征西讨,扩大地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