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篝火宴会现佳作

那就对不起苏轼老兄了。

刘信缓步走出来,一手背在身后,一手放于胸前,眼睛盯着夜空中的半大月亮,模仿着大诗人的做派。

毫无羞耻的歌咏道: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可是后世广为流传的诗词,也是课本上的内容,刘信记得非常清楚,还是用后世流行的曲调唱出来的,行云流水,词曲动人。

月光映衬着篝火,众人无不陶醉其中。

“旷世佳作,旷世佳作啊!”

蔡邕激动的无以复加,早就听说刘信乃当世文曲星,今天亲眼所见,果然名不虚传。

只是如此佳作,刘信到底都经历了什么?

怎么才二十来岁的年纪,就能做出这么有深度的词句。

卢植同样佩服道,“老夫还以为殿下这些年为燕国劳心劳力,无暇吟诗作赋,没想到殿下文采不减当年啊。”

在场很多文臣武将都见过刘信作诗唱词,但每每听到刘信又有新作,也都激动万分。

就连典韦这些粗鄙武夫,听到刘信的诗词朗朗上口,都佩服不已,不明觉厉。

看看!这就是自家主公,燕国之王,能文能武,出类拔萃!

整个大汉,有谁能出其右?

身为燕国臣属,与有荣焉!

蔡琰自幼在父亲的熏陶下,对音律诗词方面情有独钟,甚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这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唱进了自己心里。

卫家是河东名门世家,是一代名将卫青之后。

蔡琰原本嫁给卫家的卫仲道,以为算是有了终生依靠,相夫教子,人生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