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家表现的不热不冷,就像面对历任太守一般,认为谁当太守都一样。
只有韩家一副盛气凌人的样子,看陈信是个毛头小伙子,根本没放在眼里。
再有家中子侄、郡吏韩坤,回到家中,提起陈信查看府库后的反应,就更觉得又来了一个怕事的太守。
四位家主的反应,各不相同,但却看在陈信眼里。
陈信秉承着人尊我一尺我敬人一丈和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原则,柳家和阳家,自然不必说。
若是公孙家和韩家触及到了自己的原则和底线,陈信也不介意好好给他们上一课。
辽东是自己的根据地,将来会成为自己坚实的后方,陈信不容许出一点问题。
阳家和柳家知道陈信初到辽东,用钱的地方肯定很多,深知雪中送炭强于锦上添花百倍的道理。
宴席结束后,分别送来钱粮,陈信暗记在心。
不管是盛世还是乱世,总有与你志同道合的朋友,也有趋炎附势的小人,更有左右逢源的墙头草。
陈信毫不在意,袁隗这样的大家族自己都不怕,对于这些小家小族,根本不入法眼。
柳家和阳家送来的钱粮虽然并不是很多,但也确实起到了雪中送碳的效果。
才刚刚扩军到一万来人,陈信就觉得压力很大了,简直是入不敷出。
不论是城镇建设还是军队建设,有太多需要钱的地方,若不是府库里还剩下不少钱财,陈信此时根本不敢扩军。
要想顺利将城镇建设完,现在的钱财肯定不够,只能边赚钱边建设。
看来还是得琢磨一下赚钱的门道啊。
怪不得历史上的曹操会设立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也是被逼出来的。
陈信现在有两条赚钱的行业,已经在丰县和洛阳开设的华兴楼,和从丰县搬来的精武门。
经过一番思索和近些时日在襄平城中的观察。
陈信在襄平城选了一处繁华地段,开设华兴楼分号和华医堂。
这是华兴楼的第三家分号,李允儿和石诚已经非常有经验,陈信根本不用操心。
华医堂则是当初对华佗的承诺。
华医堂不仅给百姓看病,也招收学员,培养医生。
这个也是陈信非常重视的,辽东郡有了良好的医疗条件,才能保证百姓的健康状况,还有将士们的存活率。
陈信还找了一处较为僻静的地方重新开设精武门,改名为精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