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大汉京都,繁华洛阳

陈信一看两人没反应,便没好气的一人给了一脚。

“还愣着干吗,李小姐要吃点心,还不快去买。”

两人终于反应过来,连忙起身,屁颠屁颠的跑出了客栈,心里早已乐开了花。

一段插曲过去,陈信给了周仓和裴元绍两百斤黄金,并没有让他们跟着去洛阳。

毕竟洛阳是都城,去的人太多,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而且这伙人都是贼匪出身,虽然有一定的纪律性,但是里面难免有像关羽那样杀过人的。若是在洛阳东窗事发,别说买官了,不折在那里就是好事。

陈信当然也不会让他们继续在黄泽湖当贼匪,便安排了新的任务,为接下来的黄巾起义做打算。

辞别了周仓和裴元绍,李允儿也换上了男装,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开往大汉都城——洛阳。

洛阳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主要发源地,中国十三朝古都,世界“四大圣城”之一 , “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均诞生于此,道学发源于此、儒学兴盛于此、佛学首传于此、理学光大于此,自古就有“天下之中”、“十省通衢”之誉 。

北临邙山,南系洛水,东压江淮,西挟关陇。有群山环绕,东据虎牢关,西控函谷关,北通幽燕,南对伊阙。人称“山河拱戴,形势甲于天下。”

陈信站在大汉朝的洛阳城古街上,感受着徐徐秋风,扑面吹来,车水马龙,往来不断。

就是这座洛阳古城,演绎了无数朝代的兴衰交替,诉说了无尽文人墨客的报国远志,更见证了数不清的武将“马革裹尸还”。

有说不尽的诗词歌赋,也有道不完的莺歌燕舞。

陈信酝酿了一番,终于憋出了一句:“欲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一路上没再碰到烦心事,李允儿早就把绑架的事抛之脑后。

看到陈信装模作样的多愁善感,不耐烦的怼了一句:“瞎感叹什么,先找地方住下,姑奶奶我要大逛这洛阳城。”

陈信刚酝酿好的感情,被李允儿一句话浇灭了。

浇灭了也好,实在也憋不出其他的诗句了。

“好,姑奶奶,听你的,不过,虽然我们在洛阳城,治安应该没什么问题,还是小心为上,让张合他们跟着。”

“那你呢?”

“当然是有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