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这些年的来往,突厥人明显是获利更多的。
再加上,据他所知,如今的突厥大汗一向是主张亲近大唐的。
所以,依照常理来讲,突厥在这个时候,选择跟大唐开战,是十分不合情理的!
“考证?还考证什么?突厥人都快要打到平城脚下了!朝廷要是再不出兵,整个云州就会有危险的。”
大手一挥,李世民却当即否定了房玄龄的意见。
他现在要问的,是怎么打?而不是打不打的问题!
突厥一直是他心中忧虑的问题,即使现在只有魏源的亲笔信能参考,但他依旧选择相信自己的判断。
“再说了,云州都督魏源已经在奏章里写的很清楚了,突厥大举进犯我云州边境。这种事情,难道是能随便说的吗?”
瞬间,一股强烈的压迫感席卷整个大殿。
众大臣们不用抬头,就已经能想象出李世民严厉的表情跟坚决的目光了!
“陛下说的是,应该是臣想多了!”
一拱手上前,见李世民有些不满,房玄龄没有选择再坚持。
与魏征的固执不同,他虽然也经常给李世民提出意见,但很多时候,他都会因李世民的心情而决定是否继续说下去。
因为,他觉得,事情有它本来的真理。即便当下李世民不肯接受,慢慢地他自己也会意识到一些不妥之处。
等李世民亲自意识到了,他再继续提出意见,就会真正解决问题。
说到底,在他的观念中,还是很看重帝王的尊严。
试问,若是一个臣子总是反对一个皇帝,那这名皇帝在这名臣子面前,肯定是没有帝王原有的尊严的。
所以,不论大小事情,只要不是特别急切的,并且李世民表达出强烈不满的,他基本上都不会与之辩驳。
但不辩驳,不代表不解决问题。暗地里,他依旧会时刻注意着问题的走向。
只要与估计的出现偏差,他还会再次禀报李世民。而这个时候的李世民,也会更加能听取他的意见。
小主,
“嗯!朕知道,这不是你的问题,你能为朝廷考虑这么多,当然是没有错的。不过,朕现在要的是,你们所有人,将全部的心思都放在对抗突厥上面。毕竟,眼下的局势,还是很紧迫啊!”
语气一缓,李世民反倒又安慰起了房玄龄来。
说实话,在这些大臣中,他最看重的就是长孙无忌跟房玄龄了!
甚至,有的地方,他觉得房玄龄要比长孙无忌做的更好。
房谋杜断,可从来不是随便说说的!
“陛下,若要发兵,应该立即着手准备粮草问题。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啊!”
缓缓地走了出来,长孙无忌一拱手,说出了第一个李世民认为有用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