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琬瑜的目光沿着老伯手指的方向看去,沉默了片刻,不禁神色凄凉道:
“前些年战火连天,地也荒了,家也散了,好多人四处逃荒。他们逃到半路上,有人饿死了,同行之人便顺手将其就地埋了,也是有可能的。”
他们又往前走了走,便能清晰地看到两座坟上的墓碑,其中一个写着“尊兄唐六公子之墓”,却没有写明墓主人的名字,而旁边的那座坟甚至什么都没写,只立了一块空白的墓碑。
老妇人不知怎的,忍不住地朝着那块无字碑迈开了脚步。她走到坟边,抬手轻轻摸了摸空无一字的碑,又看到坟边的祭品有绒花、钗子,还有一个小小的胭脂水粉盒子。
想来这里安葬的是一个年纪不大的女孩子,她若是还活着,应该很喜欢打扮自己吧。
老妇人似是想起了自己的女儿大妞,不禁红了眼眶,垂泪感慨道:
“可怜的孩子,这么年轻就没了!葬你的人怕是都不知道你姓甚名谁,而我也不知道我的大妞在哪!”
那老伯也在侯琬瑜的搀扶下来到坟边,深深地望着那座坟,冲自己的老伴儿说:
“老婆子,咱们来都来了,甭管这墓主人是谁,总得祭奠一番吧!”
“是啊,相逢就是缘!”
说完,老大娘取出装着干粮的包裹,从中拿出一个干透了的红枣馒头,小心翼翼地放到坟边,含泪笑着说:
“这是我亲手做的,你也尝尝吧。我们南边多是吃米的,可我家大妞啊,偏偏就喜欢吃馒头!还非要吃包了红枣的馒头!当年,我们送她北上参军的时候,我熬了一宿,给她蒸了好多好多的红枣馒头,把家里的枣和面都快用光了。”
老妇人说着话,便缓缓弯下疲惫的身子,坐到坟边,不觉又落了许多的眼泪:
“她爹说,我给她做那么多馒头,她背着多沉呐!可是我就想,大妞这一去,还不知道再见是什么时候呢,她路上吃了娘给她做的红枣馒头,也就不觉得想家了!”
一旁的老伯闻言,心里也格外不是滋味,他也十分想念爱女,却也只能上前搀扶起老伴儿,故作轻松地哄劝道:
“瞧你,哭哭啼啼,没完没了,你又不认识人家,在人家坟头跟前哭什么呢?你以为人人都像大妞一样喜欢热闹,没准儿人家嫌你吵呢!”
侯琬瑜见状,也连忙上前安抚道:
“大娘,您看,前面就是汴京城了,城里可热闹了!您快别哭了,我先带你们进城去逛一逛,好不好?”
小主,
侯琬瑜说着,便上前扶着老妇人,往马车里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