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样严格的监督考核机制下,官员们纷纷收敛了自己的行为,更加勤勉地为百姓办事,积极地落实朝廷的各项政令。地方上的治理变得更加有序,一些以往存在的积弊问题也逐渐得到了解决。
在农业生产上,农部经过多年的试验与研究,成功推广了几种新的农作物品种。这些新品种具有产量高、耐旱涝等优点,在各地种植后,粮食产量得到了大幅提升。农部还组织各地的老农开展经验交流大会,让大家分享种植的技巧和心得,进一步提高了整体的农业生产水平。
而在商业领域,朝廷放宽了一些对民间商业组织的限制,鼓励百姓自主创业,发展各类手工业和商业贸易。一些有眼光的商人抓住机遇,开办了新的工坊,生产出了精美的丝绸、瓷器等商品,不仅在国内大受欢迎,还通过丝绸之路远销海外,为大乾朝赚取了大量的财富,也让大乾朝的名声在其他国度传播开来。
然而,就在大乾朝一片繁荣发展之时,北方的一些游牧民族看到大乾朝在与神秘国度争斗中消耗了不少精力,认为有机可乘,开始蠢蠢欲动。他们时常派出小股骑兵,侵扰大乾朝的北方边境,劫掠边境的村落,抢夺百姓的财物和牲畜,给边境的百姓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边境的守军多次出兵驱赶,可这些游牧民族机动性极强,来无影去无踪,很难将他们彻底剿灭。消息传到朝堂之上,李承乾再次召集大臣们商议对策。
兵部尚书建议道:“陛下,北方游牧民族向来以骑兵见长,机动性是他们的优势。我军若要应对,需同样加强骑兵的建设。可在北方边境地区设立专门的马场,培育优良的战马,同时训练出一支精锐的骑兵部队,提高我军的机动性,这样才能与他们周旋,并且给予有力的回击。”
李承乾认可地点点头,说道:“此计可行,不过还需考虑到与北方游牧民族的长期相处之道。在加强军事防御的同时,也可尝试与他们进行一些和平的交流,比如开展互市贸易,用我朝的茶叶、丝绸等物品换取他们的马匹、皮毛等特产,既能满足双方的需求,又能缓解边境的紧张局势。”
于是,朝廷一边下令让兵部着手去办骑兵部队的组建和马场的建设事宜,一边派遣使者前往北方游牧民族部落,传达大乾朝希望开展互市贸易的意愿。
北方游牧民族在收到消息后,内部也出现了不同的声音。一些部落首领觉得互市贸易对他们有利,能够获得生活所需的物资,不必再冒险去劫掠;而另一些好战的首领则认为这是大乾朝的示弱,主张继续侵扰边境,以获取更多的利益。
双方就在这样的局势下开始了新一轮的博弈,大乾朝在巩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积极应对着新出现的挑战,继续在这复杂多变的局势中砥砺前行,努力守护着这片广袤土地上的百姓,向着更加昌盛、更加安稳的未来迈进,每一步都走得坚实而有力,书写着属于大乾朝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