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方鸿定这个额度的用意,外界有人能看出来也好,看不出来也罢,反正教育助学基金这边不予解释、不予置评。
到了今天下午两点左右,教育助学基金机构召开了新闻媒体发布会,对外披露了机构今年的预算,机构一共获得27.6亿元,其中2亿元将用于机构本身的各项运营支出,余下25.6亿元则是进入到助学资金池里,因此今年的助学名额大约有11.63万个。
同时,教育助学基金秘书长进一步披露,即日起,接受来自全国各地的贫困生的助学申报,为期三个月的申报时间窗口。
递交的申请经核实通过之后,将会进入到候选名单池子里,然后进行抽签。
如果申报窗口期结束,总的通过名额小于或等于11.63万个名额,则无需抽签,直接确名,如果大于11.63万个名额则进行抽签。
毫无疑问的是,肯定会大于11.63万个名额的。
毕竟这事儿发酵了这么久,影响力也很大了,现在又是互联网时代,又是面向全国范围的申报,就算是超过百万申报名额也不意外。
不过记者会上肯定是要说清楚的。
而如果申报名单远超11.63万个实发名额,则抽签决定最终的名额,由教育助学基金总部公开直播抽签,并将中签名额披露到官网可查询,如此便无人会期满,因为当事人只需要一查询就知道自己中签没有。
具体的抽签则规则是同一个省份的申报名额放在一个篮子里从中抽选,11.63万个实发名额按等比例分发到各省份的抽签篮里。
例如,总的实发名额11.63万个,全国范围内经核实通过的申报名额是116.3万个,那么就按10抽1的比例进行分配。各省份的申报名额数按照该比例获得实发名额的分配指标,例如来自A省份总的申报名额是1000个,那么分配到该省份的实发名额就是100个;来自B省份总的申报名额是500个,那么分配到该省份的实发名额就是50个。
公众对于这个方案基本上都没有太大的歧义,这的确是相对而言最为公平的解决方案了。
抽签的事情不给各地分支机构,而是由机构总部来执行,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其中在地方执行存在的猫腻问题,而且抽签公开直播产生。
然后具体的抽签规则不是把所有名额放在一个篮子里进行抽选,而是以省份为单位,按照各省份所在地的申报名额放一起进行抽签,该省份分配到的实发名额指标根据其申报的名额按等比例分配,这样确保了不同省份申报的名额无论是1000个还是500个,中签概率都是一样的,而且不会导致某一个地区500个申报名额全中的事情发生。
公众们对此非常认同,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这确实是相对最为公平的分配方案。